夕陽如血,刺破蒼穹。
街道上,人影行色匆匆。
所有人均面色鐵青,一臉愁容的看向遠處。
“哎,這天怕是馬上就要變了!”眾人坐在茶館裡,一邊喝茶一邊感慨。
東漢末年,桓帝、靈帝寵信宦官,致使朝政日益腐敗,民不聊生。
直至漢靈帝即位,一場大亂終於爆發,諸侯割據,狼煙四起。
此時,恰逢民間瘟疫橫行,鉅鹿郡張角、張寶、張梁三兄弟,借替人治病為由,廣結會眾,終於演發成為一場大起義。
因起義軍都頭裹黃巾,故稱為“黃巾起義”。
“那黃巾軍厲害得很,有四五十萬人,所到之處,片甲不留!”有人感慨,提及黃巾軍,面上露出一抹驚懼來。
有人從旁感慨:“誰說不是呢。”
“這黃巾軍來勢洶洶,嚇得靈帝是急忙下詔,命令各路將領出兵征討。”
“現在各路諸侯都亂著呢,大家都忙著招兵買馬,這不,我前兩天還在城牆上瞧見貼著的榜文。”有人指了指城牆。
最近,不少青壯年人都被徵去,讓原本和平安寧的涿縣變得愈發混亂。
百姓們都以為馬上就要打起來了,紛紛屯糧、吞米,導致各大商行裡的米麵糧食供不應求,糧價飛速增長,百姓們怨聲載道,悲憤不已。
外頭風雲變幻,就連種地的老農都不由自主,跟隨著開始探討國家大事,唯獨涿縣裡一個平和小村莊內,有人毫不關心。
李想坐在風箱前,用力拉了一下風箱的把手。
呼——
風箱鼓出風,帶出層層熱浪,迎面而來。
李想的臉上滲出一抹薄汗,臉頰通紅如同火燒,但是他並沒有因此停下來,而是繼續拉動風箱,用風帶動火勢鍛造金屬,在感覺到熱量足夠能讓金屬充分燃燒後,李想用火鉗將鐵塊拿了出來。
那鐵塊經過烈火的灼燒,如今已經變得一片通紅。
“應該差不多了。”李想擦了一把臉上的汗,拿起一旁的鑄造錘,準備開工。
“當——”
鑄造錘與金屬之間發生碰撞,炸出火花,發出一聲清澈的響動。
李想高舉鑄造錘,由小腿帶動發力,繼而傳達至大腿、腰、背、手臂,最終直達鑄造錘,發出最後一擊,與金屬不斷髮生碰撞,那塊金屬被砸得飛起,李想目光專注,只緊緊盯著那塊燒紅的鐵,錘下烈風陣陣,鼓動得木門哐哐直響。
“好厲害的手法。”有路過的村民不由得駐足。
他們全被李想的動作吸引,小錘子不斷下砸,濺出火星,在李想的運作下,那塊金主變得越發堅韌,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