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託了小娘子的“福”,得了摳摳索索“棉被兄”的名聲,其實相當於一道防護傘。
對,就是這樣,他好歹也是一家之主,在乎那些不能吃飯的面子做甚?
是的,他一點也“不在乎”!
另一頭,夏藕同紅棗匯合後,就同福娃一起到了大街上賣點心。
她將之前準備好的牌子,舉到馬背上,豁然寫著幾個大字:鹿鳴宴特供過孔聖人香火,解元公親手摸過的點心,一錢銀子一塊,買十送一。
有些百姓都是親眼看著,解元公將點心從孔聖人的石像前,給細細地綁到那匹棗紅色馬背上的。
於是,他們就跟了出來,哪怕花重金,也想舍臉討要一塊半塊的,為家中學童討個吉利。
不成想,人家直接就賣上了,而且價位比他們預估的要便宜很多,紛紛都掏銀子買。
“我來買十贈一的!”
“我也要買十贈一!”
“排隊啊,不要擠,排隊!”福娃幫著吆喝。
他見自己瘦下來的模樣,自己的都不敢認,而且他覺得自己同稷澂生得還有些相像,走出去旁人都以為他們是親兄弟,那叫一水的玉樹臨風!
所以,他也不怕被人認出身份……
既大膽,又自信!
生意火爆得不行,而且還都不砍價,付錢痛快的那種。
一時間,夏藕笑得合不攏嘴。
同她預估的一樣,能供得起孩子讀書的家庭,大多不在乎這一兩半兩的銀子。
而且她藉著解元郎的名頭,那些地痞還都不敢收保護費。
一斤有二十塊小點心,她這四大竹筐足足三百六十斤,除去成本也能有近七百兩銀子的淨利潤,簡直就是無本的買賣……
不過一個時辰,這四個大竹筐就都賣光了,後面沒買到的人又趕緊去貢院裡,去撿舉子們吃剩下的……
夏藕將賣剩下的點心渣子,都當做了添頭送給顧客。
最後,她帶著福娃去採購。
不過一轉眼的功夫,他們將剛剛騰空的四個大竹筐就都給買滿了,倒是也沒捨得買那些偖侈品,大都是米麵油鹽與調料這些。
回程的路上人流已經散開,兩人慢悠悠的往稷家走。
夏藕見到路邊有賣布的婦人,不由得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