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前有一大牌坊,書著天聞文運四字,左右各設一牌坊,左曰明經取士,右曰為國求賢。
龍門上一豎匾,在昏黃的燈籠下露出蒼勁有力的“貢院”二字,再眺望遠處,四隅皆融入夜色,不禁給貢院增添了幾分威壓之感。
不知過了多久,監門官開了龍門,前方考生已是開始搜檢入場。
在監門官的盯視下,一干學子被官兵裡裡外外,上上下下的搜檢。
鄉試搜檢之嚴苛,更甚於縣試、府試、院試。
眾官兵作為武人,搜檢自是有多嚴便多嚴,待眾考生搜檢出來,一個個都好似被蹂躪一番。
各個披頭散髮,袒胸露背。
經過點名稷澂上前,提著行囊和考籃任搜子搜檢。
搜子熟練的將棉被剪來,不成想裡面不是那種白如雲朵般的棉花,而是露出結成一坨坨發黃的棉花塊。
目測,最起碼也是那種足足用了十餘載的老舊棉花了。
搜子將結成硬塊的老舊棉花,挨個搓揉開,檢驗裡面是否有夾帶的小紙條。
待搜子檢驗完,舊棉塊都被揉得蓬鬆,堪比剛剛被“彈得”鬆軟的新棉花。
眾人唏噓,都有秀才功名了,這位仁兄還這般節儉呢?
稷澂也看著這一幕,嘴角一抽一抽的。
這棉被不正是自己結廬守孝蓋的那床舊被?
難怪小娘子告訴他,待九日後用完就可以丟掉……
就說嘛,這麼財迷的小東西,怎麼還會有她能捨得丟到的東西?
感情是在這等著自己了。
這床舊棉被可不簡單,不僅陪伴了他守孝三年,還給太子在地窖時蓋過。
如今,託小娘子的福,又在貢院裡被搜子給細細地彈了,絕對算得上是史無前例。
這棉被若是有靈,都快成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