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職的冊封儀式在女帝陛下的登基大典完成後的第二天開始,當然,這一次是在早朝上進行。
這一天,依舊是文武百官齊至。
“承天開運皇帝,詔曰:朕與邊關起兵,大小征戰不斷,將士謀臣皆功不可沒……”
曾經蕭凝的一個侍女捧著聖旨吧啦吧啦的說完一段客套話:
“以偏將軍周密為大理寺少卿、銀青光祿大夫,封長樂候。”
......
“以破虜將軍李天玄為車騎將軍、少師、天官侍郎、封灕江郡公”
......
“護國將軍李孟光加太子太師、大司寇、封安平公!”
......
“輔國大將軍趙桓加金紫光祿大夫、封南安郡王!”
“參軍林若曦為御史中丞,封平東王!”
第二天早朝,方才登基的蕭凝便開始分封功臣。
封的大都是將軍類的武將,畢竟跟隨她的基本上都是武將。
要說魏國官職倒也複雜,比如刑部、天獄、大理寺和繡衣使這些職權部分重合的部門並存,......
三公三孤、六部尚書、九卿大臣什麼都有,有許多官職職權是有一定重疊的,雖然讓他們相互牽制卻也導致冗官現象較為嚴重以及職權範圍模糊造成的踢皮球現象。
五大家族蕭、林、李、秦、趙把握著朝廷,並制定了五姓之外不得封王的決定。
不過在一切偉力歸於自身的修仙世界,這倒也無所謂就是了。
本來只是正常的加官晉爵,新皇登基嘛,這種行為倒也沒什麼,雖然封了“三孤”而現在的魏國並沒有太子。
但就在封賞即將結束時,女帝陛下親自宣讀了這一份詔書......
“以墨非白為我大魏帝國聖君、言可稱朕、衣可龍袍......,位與朕等,與朕共理政務......文武百官皆需以見君之禮相待,如有違逆,罪同謀反,誅九族!”
蕭凝這最後一道聖旨卻是把文武百官都嚇得魂不附體,不是因為她那言辭,而是這位陛下的所作所為。
那些別有用心的臣子們是這麼想的:一個只知道花天酒地不理朝政的昏君和一個動不動就“誅九族”什麼的昏君加暴君跟著那個混更輕鬆,小命更有保障?
至於那些所謂的“大魏忠臣”則是因為蕭凝這一舉動實在是過於驚世駭俗。
要知道,大魏立國八千多年來,還從未有過這種情況!
在他們眼中,那小孩子模樣的美少年就是這位新任陛下找的男寵,怎能與陛下地位相等?
而且,他沒有任何修為,根本不能服眾。
但蕭凝卻不這麼想,在她看來,這皇位根本一文不值,她本就沒有想當皇帝!
“陛下不可啊!”
“懇請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