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應蒼城的百姓……應該說難民突然發現,不知從何時起,靠近皇宮大內的一處豪宅竟開始大動土木。
這樣的動靜原本很稀疏平常,但現在是什麼時候,洪災剛剛停止,朝綱混亂,叛軍四起。
難民們連避雨的門庭都沒有,這些官員竟然還在新修樓宇。
若不是那豪宅之外有不少禁軍手持明晃晃的武器把守,恐怕早就被義憤填膺的難民給沖塌了。
可即便如此,每當有難民路過此處,都會衝著這個方向塗上一口濃痰。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召集的工人合力將豪宅的圍牆推翻後,難民們發現自己似乎是錯怪這戶人家了。
誰家修房先拆圍牆的?畢竟總不可能把房屋修道大道上來吧。
終於,有難民忍不住小心翼翼的靠近了豪宅。
“這位官爺,請問這裡實在修什麼?”
那守在大門口的兵卒乃是以前的應蒼城御林軍,算是國君身邊的貼身護衛。
叛軍入城後,宮牆塌了,守城的御林軍死傷慘重,他靠著對地形的熟悉活了下來,這才剛回任沒多久便被派到了這裡值守。
至於裡面到底在幹什麼,說實話,他也不是很清楚。
若是換做往日,像這種平民前來詢問他是肯定理都不理一下的,但想起派遣之前上頭說的話,還是耐著性子道:“聽說這裡要修成什麼便民服務中心。”
“便民服務中心?”那難民愣了愣,下意識又以為是哪個朝臣為了取悅某人而修起來的工程。
卻聽那士兵又道:“聽說是國師下令在原有的丞相府邸上修造的。”
“國師!白國師下令修得!”
“原來是國師修的,那肯定有他的用處。”
“白國師是個好人呀。”
“長得也漂亮,跟仙子似的。”
“別吹牛了,你見過?”
“沒吹牛,當初我在千鳥寺見過白仙子……”
百姓的眼睛其實最是清澈,這朝綱之上孰好孰壞沒有人比他們心中更清楚,只是大部分時候他們都在揣著明白裝糊塗。
而那位在他們絕望之中拿出無數食物的白國師,卻是實打實的大好人。
更何況這便民服務中心是以前丞相的宅邸改建而來,想必花不了多少工夫。
不管百姓們如何猜測,當他們第二天一早從窩棚中鑽出來後就發現,昨天的“便民服務中心”竟然開業了。
被推翻的圍牆後面用木板和青石磚搭起了一整排的小屋,小屋的門巖上貼著紅色的紙條。
視力稍好則艱難地讀則上面的字:“招……招工辦、諮詢……辦、上訪辦……”
全部字都認識,但連載一切卻沒人知道是什麼意思。
每間小屋裡面都坐著幾個身穿統一服裝的女子。
稍有些見識的人便知道,這衣服是皇宮中的宮女才能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