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似雪景迷人,佳人花下獨酌杯。
暗中觀察的才子們終於是坐不住了,見礙眼的劉大富離開,幾個自認出眾的才子幾乎同時起身向這邊走來。
剛要搭訕,卻只聽一身鑼鳴,西湖文會正式開始!
巨大的錦布從閣樓上落下,今年的詩題——明月。
少時蘇永安走上樓臺,冷臉掃過場下的所有才子們,頓時現場落針可聞。
“西湖中秋詩會正式開始,今年詩會以中秋明月為題。”
一眾才子議論紛紛,西湖詩會已經好幾年沒用過明月了,沒想到今年居然返璞歸真,用了這麼一個普通的題目。
但普通卻不意味著簡單。
明月之題簡單且此型別的詩詞數量龐大,要想在原有的基礎上再寫出佳篇卻是難上加難。
蘇永安看著一眾學子糾結的神色,嘴角劃過一絲笑意,道:“今年拔得頭籌者將會得“定山筆”一支,倘若詩出鎮國,再賜詩仙匾一塊,望諸位鄭重。”
一石激起千層浪,定山筆為何物?
定山二字取自大儒、制筆名家孫定山之名。
不但能增加文、才二氣的積累速度,更能讓聖人言的威力增加三層,是難得的儒家攻擊型法器。
無數大學士、大儒求之而不得,沒成想今年居然被當做了彩頭。
至於那詩仙匾雖不是什麼法器,但卻是身份和榮譽的象徵。
在府中掛上文廟頒發的牌匾定是風光萬分。
學子們群情激揚,鬥志盎然。
蘇永安笑了笑,定山筆的作用起到了,之後就看學子們的了。
這番拿出定山筆這等寶物乃是揚州文廟一眾先生們共同商議的結果,其他州的詩會每隔幾年或多或少都會詩出鎮國,但揚州西湖詩會已經十年沒有出過鎮國詩。
為這事,他們這些揚州的大學士也被同僚調侃了十年。
今年揚州的學士和大儒們可是鼓足了勁,不蒸饅頭也要爭口氣。
詩會開始,人群滿滿開始分離。
一部分花錢上島的圍觀群眾和少量自知才學不足的書生開始向桃花林邊緣退去,中間的空地上只餘下一眾才子佳人。
這也是詩會的規矩,題目一出可以選擇放棄,退到桃花林邊便可以不做詩詞。
而留在中間空地上的人則需要作詩。
當然也不是強制性的,如若真不願意作詩也沒人會特意挑刺。
少時,便有七成的人退出了空地,其餘三成才子佳人則站在錦佈下皺眉、冥思。
唯有一白衣佳人仍在席間獨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