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他又開始琢磨著該怎麼跟江白會面?就這麼直接見面的話,估計說不了幾句話。
正在劉四七想辦法的時候,就有人送來“枕頭”。
給他們講課的人,就是燕京大學的一位教授。
在課餘期間,劉四七請教授吃了頓飯,言明要去燕京大學感受一下名校的氛圍。
這也不是什麼大事,那位教授便答應了。
劉四七又向這次學習的主辦方提起此事,有了教授背書,主辦方很快便給他出具了相應的檔案。
於是劉四七以半官方的身份來到燕京大學,但是他沒有去水電工程系,或者計算機系,而是來到了人文系,找到了江白的輔導員。
劉四七說他之前跟江白見過面,覺得這個小夥子看問題的眼光很獨特,希望能在跟他交流一番。
因為有官方檔案,輔導員答應了劉四七的請求,並安排他和江白在會客室會面。
於是才出現了劉四七在會客室心情忐忑地喝茶水的那一幕。
一連喝了兩杯茶,手心都出汗了,終於等到了江白。
此時的江白還沒什麼氣場,而且笑容很陽光:“你好,我依稀記得跟你在車站見過面,怎麼沒記得跟你聊過天?”
劉四七有些侷促的起身微笑道:“我是別人那裡聽說過您,咳咳,聽說過你。”
江白有些警戒:“誰?”
劉四七利用喝茶掩飾自己的既定,然後努力平復了一下心情:“我是聽別人說起過,你對當今社會,有些獨到的看法。”
此時的江白畢竟還有些稚嫩,很輕易就被劉四七掌握了談話的節奏。
江白微笑道:“每個學社會學的學生,都會有些看法的。”
“能說說你對當今人類社會的看法麼?”
江白的輔導員說過,眼前這個中年人是來交流學習的,他點了點頭:“這倒沒問題,不過我接下來的言論,僅是我自己的一些不成熟地看法。”
他清了清嗓子道:“如今的社會,又在向沒有責任感的方向發展。
“在土地革命期間,廣大人民得到了土地,很明顯地感受到新中國是站在人民這一邊的。
“自從改革開放之後,這個觀念開始潛移默化地改變。
“有人先富起來了,房子貴了,教育資源不平衡了,雖然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因為有了貧富差距,讓人民產生了一種錯覺,執政府似乎不站在人民這一邊了。
“所以現代人沒有了以前為集體,為國家的責任感,全都看中自己的私利,出了許多蛀蟲。
“這樣的發展很危險,很容易會出現明末的情況,百姓和士大夫都對王朝沒有認同感,出現巨大的階級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