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冬身上證明了一個道理:天才不管在什麼時代都會是天才。
她醒來後只用了三年,也就是威懾紀元29年,就計算出了一個強互作用力的可行性理論模型。
人類終於破解了“水滴”最致命的攻擊模式,不光具備了自己製造“水滴”的可能,未來還可能掌握徹底摧毀“水滴”的方法。
而此時三體星人公佈的科技,還遠遠沒有到這一步。
只要有了理論模型,再進行足夠的實驗,雷迪亞茲有把握在二十年內製造出有強互作用力的武器。
同年,還傳來了另外一個好訊息,在九月,“盲區3號”成功開始運作。
“盲區3號”的力場範圍做了巨大的提升,將“黑方”所在的整個小型太空城都囊括其中。
太陽系國對該專案巨大的投入,讓該技術只用了十幾年就從足球場那麼大的範圍,達到了城市級的水平。
當然這個“盲區”的造價也非常巨大,首先這座名為“黑方城”的小型太空城的個頭大了一倍多。
大出來的部分,是用於供應力場能量的核聚變發電廠,以及形成“盲區”的裝置部分。
其次是在小型太空城的外部,有一排排密集的力場發射器,從不遠處看,整個小型太空城就像是一個巨大的仙人掌。
“盲區3號”的總成本,更是跟三個朱庇特市的造價差不多。
就算是太陽系國越來越財大氣粗,也只造了一個,怎麼著也得緩一緩再去造第二個。
姜宇的設想是,在未來把太陽系國所有的太空城都變成智子的盲區。
雷迪亞茲聽到這個設想,一張棕色面板的臉都差點白了,他心說:你現在是不管財政了,就知道到處敗家。
既然“盲區3號”建成了,姜宇立即重啟了對“黑方”的研究計劃。
吳錚等人在“盲區”建成之前就已經被喚醒,如今回到了黑方城,立即就開始進行開啟“黑方”的準備工作。
準備工作都做好後,姜宇也來到了黑方城的指揮室,全程觀看這個歷史性的時刻。
黑方研究小組一直就非常低調,到目前為止,大部分人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小組的研究,或者已經忘記了“黑方”的存在。
對姜宇來說,這是好事,他打算一直秘密地研究“黑方”,等有了巨大的成果後,再考慮是否公開關於“黑方”的資訊。
透過由機器人組成的第一探索隊傳回來的實時畫面,姜宇看到由六名機器人組成的小隊來到了“黑方”的正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