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元斌又播放了另一段經過剪下後的影片,首先是剛剛進入行星系的時候拍攝到的畫面,對整個行星系的全視角鏡頭。
這時候只能看到一顆明亮的恆星,還看不到星系裡的行星。
不過在鏡頭裡,卻出現了許多小行星,可能是一條小行星帶。
“該星系的恆星比太陽大了三十多倍,內側的行星溫度都非常高。”邢元斌解釋道:“而你們看到的這些小天體,並不是小行星。”
影片的畫面一轉,與會人員看到了一顆殘破的類地行星,它就像一個爛蘋果一樣,有三分之一已經體無完膚。
不過行星的引力卻沒有讓行星的殘骸飄得太遠,正在其近地軌道形成一條由隕石和冰等組成的小天體帶。
有些飛行物在當中忙碌著,似乎在採集著什麼東西。
“該星系的行星,普遍都是這樣的形態,一開始我們還推測,這是矽星人經歷過激烈的內戰才導致這些行星被毀。”邢元斌道:
“後來我們發現並非如此,這竟然是矽星人對星系資源的開發方式。”
首次聽到這些情報的與會人員都有些驚訝,這是什麼開發方式?
邢元斌繼續解說道:“我們都知道,採集小行星的礦物質,比在星球上採集礦物質更方便,所以主小行星帶一直以來都是人類的主要礦區。
“就算是這些年來小行星帶的礦物質產量有所下降,我們也只是開始著重於開發木星和土星的衛星,以及開發柯伊伯帶。
“不管怎麼說,我們都清楚,太陽系是我們的搖籃星系,我們的所有開發都是有底線的。
“但矽星人卻似乎不管這些,他們的開發非常粗暴,會先將一顆行星從地核深處炸燬,然後再去掠奪該行星的資源。
“他們的目標基本上是其它行星的金屬物質,幾乎不去掠奪冰水之類的資源。
“特別是當地核暴露在太空中冷卻後,會成為他們巨大的礦場,然後這顆行星就徹底‘死了’,只剩下一些殘骸漂浮在太空裡。”
鏡頭又是一轉,眾人眼前出現了一顆破碎的星球,因為已經沒有了地核,所以遺骸飄得到處都是。
它們並不像之前的小天體帶,都已經沒有了生氣,就像是一顆行星的屍體,大家也感覺像是看到了一個大型生命體的終結。
它是被矽星人“謀殺”的!
邢元斌道:“這可能是矽星人龐大艦隊的由來,因為這樣開發行星的效率要高很多!
“他們把這種開發模式也帶到了新大陸星系,好在他們首先開發的是巨氣行星的衛星,不然青女星可能已經遭了他們的毒手。
“而且他們對待自己母星的方式也很殘暴。”
大家面前又出現了矽星的整體圖,可以明顯地看到,在矽星上有許多紅色的光亮。
鏡頭拉近,穿過厚厚的雲層,這些紅色的光亮逐漸清晰起來,那是一個直徑巨大的深坑,深坑的底部是翻騰的岩漿。
邢元斌道:“這樣的深坑有很多,推測應該是調整矽星的地表溫度用的,當然也不排除他們是在挖掘母星的地核。
“在如此瘋狂的掠奪下,矽星人在母星系的艦隊非常龐大,據簡單估算各類艦船加起來應該有七萬多艘。”
報告結束,大家都陷入了短暫的沉思。
伯尼絲先開口道:“難以想象,還有這樣不管不顧發展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