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姜宇的話,齊光祿愣在當場,自從加入“綠茵計劃”他一直在著眼全球,一直以來他就覺得自己的眼光夠高了。
可是當他聽到姜宇要改變行星環境的時候,頓時覺得自己的目光還是過於短淺!
隨即齊光祿又興奮起來,如果真能達到姜宇的要求的話,這將是一項改天換地的技術啊!
姜宇微笑道:“以後這個技術,就叫‘氣候空調’吧!
“這是《三體》遊戲裡的一個叫法,不過我聽說關於‘氣候空調’的文明,被ETO刪除了。”
“不管ETO是不是為了在這方面藏著掖著,這都是一項值得進一步開發的技術。”
他早就聯想到了《三體》遊戲裡,146號文明出現的氣候空調。
那很有可能是改造行星氣候技術的前身。
姜宇沒有繼續往下想,因為線索太少,自己根據有限的線索瞎指揮的話,很容易給齊光祿他們添亂。
他起身問齊光祿:“這項技術你們準備往什麼方向完善?”
一行人漫步于田埂上,根本沒有身在沙漠裡的感覺。
一邊往前走,齊光祿一邊道:“首先是這個系統的成本還有很多壓縮的空間,一開始我們計劃是用固態氫和固態氧,這樣一次效能運來更多生成水的原料。
“可是現在固態氫和固態氧的製作過程,本身就需要巨大的成本,一時之間這些技術又沒有突破的可能。
“我們才退而求其次,用液態氫和液態氧。
“另外在製氧方面,我們一開始的規劃是抽取空氣製氧,這樣製氧廠在試驗田附近建造就可以了。
“但是這項技術同樣不是很成熟,甚至比不遠千里從海邊運來水解後的液態氧,成本還要高。
“如果這項技術可以完善的話,對於氧氣的需要就可以自給自足了,畢竟植物也會釋放大量的氧氣。”
姜宇微笑道:“聽你們這麼一說,我感覺整個世界都好像變得更奇妙了。
“我們之前又太多的東西都沒有利用起來,實在是一種浪費。”
齊光祿笑道:“隨著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瞭解更加透徹,我也很好奇,我們以後會怎樣去改造它們?”
他頓了頓又道:“對了,我們的生物研究小組,跟柏翔東的小組還做過一個合作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