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意外的是,月球城的行星飛船,竟然是一艘利用液態燃料推進器驅動的飛船。
這一點看飛船尾部的航空發動機就能看得出來。
原先負責建造飛船的科學小組並沒有解散,當月球城的飛船概念圖公佈後,有工程師還發現飛船的推進系統功率太大,但是儲存燃料的空間又太小。
雖然沒有具體的圖紙,也沒有飛船的具體引數,但是工程師卻認為,就這艘飛船的燃料儲量,可能需要一年多才能飛到火星。
面對工程師們的質疑,新上任的月球城市長伯頓卻宣稱,這艘飛船三個月就能飛到火星!
有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對此嗤之以鼻,對於月球城的飛船,也不抱多大的希望了。
伯頓並未理會這些質疑,他要求PDC先把月球城未來三年的科研預算結清,他們再公佈詳細的火星計劃。
PDC輪值主席有些無語,你們在技術上的爭執,關PDC屁事兒啊!
接著PDC推脫說現在沒錢,伯頓就請PDC簽署了,未來三年不拖欠月球城科研預算的合同。
PDC的各國代表有些牙疼,《宣言》上是規定PDC需要繼續向月球城提供科研資金,但對這些政界的老油條來說,沒說過不能拖欠和逐年減少啊。
這是姜宇和畢爾之前都沒有想到的一個細節,正所謂術業有專攻,管理專業的伯頓上任後就發現了這個漏洞,並設計了這個套路。
這份合同一簽,各國的如意算盤算是被打翻了。
起碼這三年內,是找不到理由拿捏月球城。
給月球城三年時間,以後還有機會能拿捏的住他們麼?
但現在PDC有求於月球城,只能先把合同簽了,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吧。
合同簽署後,畢爾如約公佈了月球城的火星計劃。
公佈的方式,是用一段影片的形式,向大家講解該計劃的由來。
主講人是畢爾,他從第一個方案開始講起。
畢爾的小組最先論證的就是“階梯計劃”中用到的加速方式,但是他們很快發現拖拽飛船的太空帆,可能得有三分之一個月球那麼大。
而且由於是拖拽的力量,很難控制。在接近火星後,太空帆能不能順利收起來也是一個難題。
於是畢爾的小組又提出了另外一個方案,在飛船的尾部,安裝一個面積巨大的金屬板。
當飛船後面的氫彈爆炸後,所產生的衝擊波和輻射,都被飛船尾部的金屬板吸收。用金屬板吸收的力,作為飛船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