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小強沒唱美聲,那有點欺負人。
這麼大點教室,體腔共鳴起來,可能他要挨個兒解釋,我有點大,你忍一下……
光是聲波回震都會讓人不適。
他就唱《藍天狂想曲》:“我在慰問演出裡面唱的曲目,也主要就是跟文工團合作的專案。請各位領導老師同學指正……”
教務主任都在那滿眼期待呢,請了這麼多次假,就當是交差看看我沒白曠課了。
只是荊小強還是忍不住要動,沒有任何伴奏,低頭醞釀兩秒。
所有人也就是看見他腳尖快速在地上打了幾下拍子,抬頭就恍若換了個人!
目光炯炯有神,充滿調皮的活力,手上似乎顛著什麼扳手工具,讓人看他身上的油汙……
渾厚中帶點調侃,卻在幾句之間就拉到舒展的自豪!
還記得西貢小姐那個唱段的開場變化麼?
短短四句之間就從哀傷到激昂。
荊小強就借鑑了這個陡轉的氣勢。
有了對比,那種洋洋灑灑,烈日當空的開闊氣勢就出來了!
教室裡面的師生領導全體震驚!
包括穆春雷都沒有這樣近距離看過專業歌舞演員的演繹!
這就好比平時聽的都是磁帶,這次站在現場版裡面。
那種身臨其境的震撼難以言表!
反正穆春雷直接抬起手情不自禁的打拍子。
他是國內著名的散文家、美學家,藝術敏感力自然很強,差點就手舞足蹈了!
這就是藝術感染力,有人感知弱點,有人敏感。
反應出來也是有人內斂,有人張狂。
理解了藝術,就會明白人與人的差異。
所以藝術也是最抗拒千篇一律、整整齊齊的。
院長都這樣,整個教室那還不千姿百態。
系主任認真傾聽感悟,吳大媽拍手手,男生跟著搖頭晃腦跺腳,女生捏緊小拳頭,沉浸其中!
這表演太生動了。
不光有歌聲,還有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