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怪只能怪荊小強他們這一系列的網際網路產業爆發太猛烈。
九十年代末的網際網路泡沫有個著名的詞兒,就是燒錢。
網際網路公司拿到數以億計的投資以後,都是拼命燒錢,燒自己發展的方向,拼命招人擴大規模、搶使用者數、搶市場佔有率,燒得對手失去抵抗力,燒不死就收購。
只有拼命燒,才能燒出個未來。
因為誰都知道網際網路是未來,卻不知道未來怎麼走,只能靠燒錢試探每個方向。
可荊小強上市融資融到了最多的錢,卻一點都沒有瞎幾把燒。
一點彎路都沒走,只拼命的在全球開伺服器,建分公司,最佳化搜尋引擎,最佳化論壇架構打下基礎。
然後靜待該出現的公司,收購之!
AHA、IRF這等幾千億市值的大企業,兩三年下來在全球才三四萬員工,人均價值一千多萬美元,這規模簡直小到好笑。
可哪怕是花旗,這年頭每年高校畢業的網際網路人才也就這點。
AHA大廈修建的三十年代,花旗高校畢業生大概每年一百萬,到七十年代這個數字也只多了十萬,而我們同期四十年代兩萬人,八十年代三十萬人,到九六年已經追到八十多萬畢業生,花旗還是一百二十萬差點。
但對比花旗三億人口和內地十億人口,這個比例差距依舊很大。
而就這麼一百二十萬花旗高校畢業生裡,學計算機的每年也只有幾萬甚至更少。
加上各種深造、專業細分不同,能被網際網路大公司吸納招募的尖子生每年也就幾千、萬把人,AHA和RIF甚至還有馬賽克、薇軟等等公司這幾年都是瘋狂招人。
荊小強還叮囑儘量只招應屆生,因為這幾年行業知識概念更新太快,老傢伙招來都是累贅,資本家不養閒人。
哪怕花旗的電腦專業也在瘋狂擴招,但估計要到98年左右才會畢業生寬裕起來。
所以最近兩三年畢業的花旗電腦專業生,幾乎全被招進大廠當碼農。
連夜從聖芭拉鎮網際網路產業園找出來的羅利佩奇,簡直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被塞進東西海岸航班飛到薪鄉已經是這邊天矇矇亮,楊寧靜這種CEO級別的大佬都還在辦公室等他,叮囑見了老闆聊什麼注意什麼,有什麼需要隨時跟我們提。
羅利佩奇激動得一宿合不上眼,整張臉更是抽抽。
其實幾位更莫名其妙的高層是在東敲西打的想套話,內心媽呀,老闆是不是在員工中間還安插了什麼眼線,看似整年整年的不管我們,其實連這麼個小蝦米都知道。
羅利佩奇真的是個小蝦米,他老爸就是密歇根大學教電腦的,自己算是個電二代,92年進密歇根大學讀了沒多久就聽聞荊小強在附近的芝加哥展銷PS遊戲機,又和米高收購了網際網路公司,內會兒就想跟同學們去追星,迫於太內向沒成行。
然後大學幾年完全是在荊小強的歌聲和他一系列網際網路神蹟中度過,所以去年畢業前遇到AHA校招毫不猶豫的投奔偶像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