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穿著厚重長袍的鐘樓怪人,在舞臺邊角演唱的模樣,就算沒看過原著也大概能理解到這種傾慕者心態。
歌者,舞者,都把感染力推到了極限。
以至於一曲唱罷,不知道從哪裡忽然有人喊:“再來一個!”
“好聽!再唱一首!”
“真的再唱一次吧,太好聽了……”
可能是大多數人沒吭聲,主要跟著使勁鼓掌表示贊成,顯著這呼聲特別清晰。
而且還是挺飄浮的左邊右邊,冷不丁的誰大叫一聲,帶來一片笑聲和更加熱烈的掌聲慫恿,然後另一邊又有人接力:“對對對!再唱一首!”
春晚都是那種大圓桌的團圓形式嘛,前排就坐的各位大佬還開心鼓掌,轉頭跟著樂,其他人就更起鬨了。
估計只有總導演那幫人心裡拔涼拔涼,介尼瑪,多的不說,要恰恰到12點除夕鐘聲響起,節目剛剛到點,這能隨便打岔嘛。
從來沒有過!
但這個氣氛、局勢還有前排壓力讓他們也只能當機立斷。
主持人上臺:“我們接到了很多很多觀眾來電,和各地機關廠礦單位的電報請求,希望荊小強同志能再唱一首!”
荊小強還是很體諒現場安排,甚至都不調動伴奏什麼拖延時間,深深一鞠躬:“剛才這是《巴黎聖母院》的第三幕主題曲,那我們臨時送上另一部法西蘭名著《悲慘世界》的主題曲,《人民之歌》獻給大家,謝謝。”
回頭只是對汪茜點點頭。
汪老師靜靜的低頭收勢,就好像低眉順眼的站在路邊。
就像功力深厚的武學大師擺出了起手式那樣,淵渟嶽峙。
然後全場看見“卡西莫多”站在舞臺四分之三位,專業卡位的精準黃金分割點,既不會影響後面的舞者,又不會讓歌者變成畫外音。
當年在青歌會唱那首《神聖的戰爭》時候就展現過的自帶混音效果,這裡就那麼彷彿不知道從哪裡起來的遙遠音符伴奏,繚繞而近……
實際上就是用體腔共鳴帶動的哼唱,由遠及近:“你可聽見這歌唱,歌聲迴盪
這是一個民族的歡唱
翻山越嶺,得見光芒
人間困苦都嚐遍
還未泯滅那一絲絲希望
哪怕是長夜漆黑
也終將升起太陽……”
就像汪茜在他身後,慢慢抬起頭,用前探腳步堅定而有力的拖行,有點類似模特步,但又更富力量感。
聞歌即能起舞。
甚至她都可以不用在乎荊小強唱的什麼歌詞,他的發音,他的情緒,就是舞蹈的出發點。
沒人知道他們甚至是第一次跳這首歌,彷彿已經演練過無數遍那麼嫻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