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生命之杯》有多洗腦呢。
差不多算是近幾十年世界盃上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主題曲了,甚至擴充套件到所有體育大賽的配樂,這首都能名列前茅。
荊小強熟悉那麼多歌曲,也沒想過用其他的來替代。
如果說那首《伊蓮》成功的染上法西蘭浪漫氣息,《victory》又把賽事逼格拉昇提高,更烘托了瑪索姐姐的地位形象。
最後這首熱情洋溢的舞曲,才讓全世界都跟著歡快起來。
太經典,太出色。
以至於荊小強都捨不得取而代之,聯絡這位後來在花旗歌舞界、好萊塢都因此一曲登天的歌手,還沒創作這首歌曲,那就共同演繹。
本來因著去年的巴士底歌劇院承包,法西蘭統領府跟世界盃組委會就在這方面舉棋不定,在藝術性和法西蘭文化烙印上猶豫不決,所以也就沒找裡奇馬丁這類歌手準備創作。
現在最多算是知名歌手的裡奇馬丁,能得到跟這樣兩位超巨同臺演唱的機會,真是用盡力氣在唱跳。
黑色小西裝配紅色袖章的米高,白色T恤灰色運動褲的荊小強,金色緊身表演服的裡奇馬丁,在全球近十億電視觀眾的注視下,甚至抹掉了很多人剛才腦海裡還驚豔不已的女神。
這仨男人太燒了!
米高最近兩三年愈發輕鬆自在,演唱會、出專輯都是隨心所欲,遊山玩水、派對歡慶才是主題,更重要是現在他把常駐巴士底歌劇院登臺演出,當成自己的重要轉型,從之前的流行樂歌手朝歌舞劇表演改變,自編自導自演的嘗試音樂劇。
光是憑他的名氣,都能引來無數觀眾擁躉再提升巴士底歌劇院的名氣。
總體還是有強烈的表演慾,俗稱人來瘋。
他對足球不熱愛,但上屆決賽時候跟荊小強登臺演唱過,聽說是世界第一大運動更格外來勁。
這首歌的原唱就是故意把西語和英語交織起來,既保證了那種典型的南美髮音唱腔,又有英語傳播廣泛性。
所以整首歌的英語部分由他來表達。
荊小強則主打法語,讓原本歌詞裡沒有的法西蘭元素反而搶在最前頭。
這特麼不是每位歌者的基本功嗎,迎合金主才是基本功啊。
他倆在馬坎賭場唱跳都那麼嫻熟的,現在更是張口就來:“活著就要享受刺激,
用愛填滿這金盃,
為生命而戰
決意取勝
為榮譽而戰……”
米高的英語剛剛好:“鬥爭殘酷,猶如該隱和亞當的角逐
追逐榮光,追逐勝利的金盃……”
裡奇馬丁才用西語喊口號:“準備好了嗎?,你們準備好了嗎……”
真的,如果不是西語那種陽光般的燦爛腔調,如果不是南美音樂特有的桑巴舞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