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荊小強這裡,也就是把之前一首歌的歌舞模特秀,稍微擴充套件下,湊夠十五分鐘就行了。
真的嗖咦惹。
整個五月都在巴士底歌劇院的排演廳混合排練。
個把月真夠了。
哪怕直到最後,那些灰溜溜離開的藝術家還在各種媒體上大談什麼你懂不懂法蘭西的藝術,你根本不懂什麼叫自由。
荊小強都懶得搭理他們。
的確按照歐美思維不用過高在乎這場開幕式,但這麼被億萬觀眾矚目的焦點場面,居然留不下什麼讓人記憶深刻的名局,這就是浪費熱點。
用網際網路思維來抨擊的話簡直是嚴重丟失KPI。
況且以荊小強和蘇妃瑪索骨子都是文藝又帶點功利性的生意思維。
這不是妥妥的一將功成萬骨枯機會嘛。
何必浪費呢。
八萬人的法西蘭大球場對荊小強自然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站到後臺通道都還跟瑪索姐姐談笑風生。
這也有效緩解了法西蘭玫瑰的稍顯緊張情緒:“我還真是第一次踏上這樣的表演舞臺……”
沒錯,對很多藝人來說,都是一輩子也難以踏上以體育場為舞臺的超大規模。
所以只要沒經歷過,很多專家都很難明白這種舞臺的難點在哪。
空間太大了。
大到任何人在裡面表演都顯得格外渺小,很難撐起整個場面。
08年老張那場幾乎可以算是同行巔峰之作的開幕式表演,其實已經詮釋過最好的解決方案,用人海戰術堆出整齊劃一的恢弘氣勢。
這也是強調集體主義的前華約國家,最常在體育場搞集體操、體育表演的習慣套路。
只是老張有效的利用了聲光電裝置把這種純人海戰術的觀感降到最低,但本質上還是用很多人制造大場面。
不然沒法戰勝空間。
但在崇尚自由的歐美國家,很難玩這個,也很容易被抨擊壓抑了個人自由天性之類。
他們要是用了千萬人整整齊齊的局面,就是在打自己的臉。
所以但凡涉及到體育場這種規模的開幕式表演,歐美國家都很容易玩得亂糟糟。
世界盃開幕式還特別難。
因為奧運會開幕式好歹專門騰出個時間來搞。
可以設計,可以佈置,有舞臺有規模。
世界盃慣例都是在首場比賽前順便搞搞,所以這就決定了整塊足球場不能被破壞,不可能有大型設施覆蓋全場,短短十五分鐘的表演之後就必須立刻讓上屆冠軍開場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