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安寧去平京找男明星商談這部名叫《當幸福來敲門》的電影拍攝檔期時,還特意繞彎去滬海找成玉玲看看荊大強是不是真有羅莉說的那點靈性。
成玉玲哭笑不得,成傢什麼時候還要讓兒子去當演員呢?
她為兒子準備的科研之路都鋪墊到三四十歲去了。
但孩子爸就是文藝工作者,舊時代瞧不起戲子的老思想要不得。
難道真要子承父業嗎?
荊小強在電話笑稱就是讓兒子體驗下,以後長大了回頭看還挺有紀念意義的。
成玉玲馬上開心的說好,然後正式傳達跨國家族會議的主要精神。
荊小強頭痛。
蘇妃瑪索其實沒呆多久,兩週多時間還是從HK經離帶上瑞查的團隊先飛回歐洲,她的基本盤就像宮澤理蕙在東京一樣,都要隨時保持熱度。
反倒是陳薇羽心安理得的留在滬海養胎。
莫名心安。
直到荊小強剛開始看著莞州高速公路服務區開始爆銷售,竟然三位男演員都找到鵬圳來,希望拿下這個電影的男主角!
荊小強內心有點臥槽,安寧你這做事兒不靠譜啊,哪有這樣同時把三位都找到跟比稿、招標似的。
這都是極有性格脾氣的腕兒,你這麼幹不是得罪人嘛。
他也是這兩年在海外的時間太長,有點忘記內地電影行業的情況了。
有那VCD橫行的原因,也有94年左右開始的大片引進位制度。
總之以前全國電影廠要麼拿國家公款拍些大場面的主旋律,要麼就是瞎幾把折騰拍低三俗賣錢的混亂局面,一下被攪得更亂。
觀眾都是用錢投票的。
九十年代開放引進海外大片特別是好萊塢電影,徹底讓觀眾們看到巨大的影片差距。
連荊小強上輩子都是受了這個影響,才想方設法98年出國。
還以為整個好萊塢都是這麼牛逼的電影氛圍,去了才知道能被進口過來的大片那都是甄選之後的尖兒貨,屬於金字塔尖的優秀作品,底部還要爛得沒下限。
但廣大內地觀眾不造啊,特別推崇好萊塢大片,瞎整的國產片越來越沒人看,越沒人看就越沒收入,越沒錢拍好電影,就越瞎整。
走入惡性迴圈了屬於是。
就算勉力能拍幾部用心的,水平也相距甚遠。
算是徹底把國產電影名聲搞臭了。
加上改革之後原本主要的農村放映隊取消,城市裡的人越來越嫌棄國產電影。
一兩塊錢的國產電影不看,五塊十塊的進口大片排隊看。
真不能怪觀眾崇洋媚外,得看看長期吃補貼吃供養的這些國產片都拍些什麼玩意兒。
於是如程道明、汪志文、郭優這等優秀演員也沒多少好電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