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荊小強作為一個戲劇專業科班出身,又在世紀之交那幾年拼命研讀了歐美電影史,在百老匯的歲月裡躲在破公寓看了無數電影打發時光的內行來說。
港臺導演這一波才是神仙打架。
他們當中的佼佼者,絕對不亞於好萊塢的什麼名導大腕。
老餘、黎鞍、張導基本上就代表了兩岸三地最頂尖的水準。
其中老餘最強的能力,在於他能把一桌子東拼西湊的普通食材,畫龍點睛般提煉出獨特氣質變成盛宴。
明明很一般的故事,明明拍得錯漏百出的片子,他能儘可能的編輯出新花樣。
讓人眼前一亮的昇華。
這就像很多人身邊都有那麼個朋友,講笑話總是最好笑,這種人在把控講話節奏,抖包袱的節點上,有自己都不知道的天賦。
很多看似花裡胡哨的電影,都沒把故事講好的基本功,包括老張有些戲都過於在意視覺衝擊,故事性有點混亂,黎鞍再在乎情節動人,整體關係不那麼合理。
老餘就恰恰是最會講故事的那個。
本來平淡無奇的故事,他愣是可以講得山高水長、悽婉動人、大氣磅礴。
老餘當然知道自己的長處,還用得很嫻熟。
特別是荊小強已經給了他完整的劇本,強調了那些高潮點在哪裡,更有完備的預算和當前最強悍的CG電腦動畫後期。
呈現出來的視覺盛宴就非同凡響了。
開場就是這個年代還比較少見的古羅馬大軍作戰。
老餘也是HK導演中少有幾個能拍大場面的鬼才,把那種陰森冰寒的泥濘戰地,加上奔湧的人流,熱
血進張的砍劈搏殺有條不素的呈現出來。
荊小強要求的是一場用重步兵、遠端部隊和騎兵結合起來的高效戰爭機器表演。
老餘做到了,甚至在場面表達和敘事性上更出彩。
還保留了HK導演特有的節約精神。
原作是專門到歐洲原戰地取景,在荊小強和老餘看來差不多就行了。
洛杉磯背後的落基山脈,由上而下的成為屏風遮住了西海岸的水汽,所以山脈前的矽谷、洛杉磯都很滋潤,但翻過山的內華達拉斯維加斯就是乾旱鹽鹼地,跟內地西北一樣。
但再往上點鹽湖城那一帶有缺口,形成了整個花旗最好的滑雪勝地。
這種山脈地形到處都能找到類似的取景地,還能取悅花旗人,拉動本地消費,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