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小強肯定要給相關方面彙報申請這事兒。
真有人覺得有這個必要嗎?
說嚴重點,這算是組織偷渡啊,還人數這麼多。
要說是什麼軍情目的還可以理解,為了修個遊樂園?
是不是太小題大做,煞有其事了點?
如果不是他戰績昭著,可能都要懷疑他的用心了。
荊小強卻堅持工商製造業戰線的險惡程度,不亞於軍情目的。
包括他現在都是被各方緊盯關注的存在,未來還有一撥撥的外派學習工作人員要順著這種方式出去,意義很大。
因為被別人防範了,所有努力都會打折扣。
最後還是有人打招呼了,這事兒才算是知會過了。
肯定跟各方無關,只是個企業行為。
所以企業行為哪有那麼悲壯。
大家分批過關抵達HK後,打散進入潘詩穎、荊小強、陳薇羽、曹菲的十多間各種各樣公司做零工。
在公司裡隨便睡兩天,熟悉點環境了,最早荊小強和陸曦收購的那些小戶型公寓騰出來給他們三五一組的居住。
就是要求他們儘可能學會像個HK年輕人那樣生活工作,不要引起周邊鄰居懷疑的融入進去。
以這時候尖沙咀服務員都有九千塊港幣的月薪,他們立刻就拿上了一萬五的“底薪”。
該花錢該消費,都是自己的事情,要學會自己面對整個全新的世界。
這步完成後,再進入“新成立”的HK迪尼士籌辦公司上班,月薪就到了兩三萬港幣。
等他們分別前往不同的迪尼士,這類外派薪水加補貼,甚至會迅速提升到上萬美元左右!
近十萬塊的月薪!
試問,沒有之前在鵬粵地區的打磨,以畢業後平均工資不到五百塊水準的內地大學生,有多少人能承受得住這樣猛烈的經濟衝擊。
還有完全不受限制的自由生活,正常上下班,不許聚在一起搞什麼學習會交流經驗。
荊小強甚至不斷催促他們工作之餘多出門多上街,而且是儘量少兩三成群的結伴出行,逼著自己獨立面對。
只有這樣才能在未來的獨立工作中保持強大的內心。
他都一直在邊上旁觀這些同齡人的“工作學習”。
他太懂這種孤身一人到海外工作闖蕩的浮萍感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