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還是沒有懸念的輸了。
94年的巴西陣容群星薈萃,前鋒線上的羅馬里奧、貝貝託,中場的鄧加、布蘭科,後場的卡福、尤爾金霍,還有那個一舉成名的門將塔法雷爾。
紙面上的實力都強不少,整體契合度更是吊打已經有點內部雜音的賀蘭。內訌也是歐洲球隊的傳統藝能。
畢竟歐洲經濟條件更好,踢球主要是愛好跟人生夢想追求。能到國家隊級別基本都是大神、天才、老油條,誰也不服誰。
沒有擰成一股繩的為國效力犧牲精神,那就很容易相互看不上,各自為戰甚至擺爛。南美球隊則因為窮,世界盃是個挺重要的展示機會,能借此提高身價、打出高薪,是所有窮人能堅持下來的唯一念想。
加上國家也窮,沒啥可民族自豪的底氣,就容易集中到足球這些體育專案上來宣洩情感,球員贏了更容易成為民族英雄,所以也更有國家隊凝聚力。
譬如賀蘭從世界盃前就有大佬因為各種原因退出國家隊,這在南美球員中是比較罕見的事情,能入選都是多麼寶貴和榮耀的事情,任何矛盾在這種時候都值得放下。
但這種情況到了職業俱樂部卻又恰恰反過來。
南美球員拿了高薪就摸魚偷懶,甚至專門為國家隊養傷。
歐洲球員則更多是拿了錢那就應該好好做事,比在國家隊更有職業素養。
所以荊小強才根據自己當球迷多年的這種印象,不要南美球員,又各種呵護歐洲球員稚嫩的心靈跟處理好相互看不順眼的心態。
他從來不對球場上的事情說三道四,那是教練的職責。
作為劇院副總,有什麼資格去給安東尼奧說你這鋼琴要這麼談,胡德爾松你要這麼唱,最多隻能安慰艾利克斯你少喝點,今晚還要演出呢。
他對來自世界各地的舞蹈演員們都是什麼脾性,更是有清晰的認知。才極其擅長又習慣做這些揩屁股的事情。
坐在看臺上,荊小強就從戴維斯那聽說國家隊裡有人對博格坎普離隊單獨享受豪華大巴,更有老闆、教練、搖滾巨星細心呵護的個人待遇酸溜溜。
還有人對目前陣容打法有不同見解,更是私底下牢騷不斷。這種心態反應到場上就可想而知了。
半場就被巴西隊打了個二比零。
所以本來荊小強帶著自己大幫人宣稱是演唱團隊成員,堂而皇之的進主賓席看了上半場。
還想帶著穆里尼奧趁中場休息球員下場時候給博格坎普低語幾句,因為小翻譯也看出來場上有些不對勁,要儘快調整。
現在聽了戴維斯的八卦也算了。
輸就輸吧,早點收工,早點調整狀態面對聯賽。其實俱樂部老闆就應該是這種想法。
荊小強跟還在習慣看足球賽的米高,被一幫工作人員簇擁著提前下去場邊。
北美高度職業化的寬敞通道,也讓荊小強很想讓自己的俱樂部總經理來學習,不過這會兒還沒人擔當這個職責呢。
不知道溫格那個犟老頭,哦,現在還不老的中年男人什麼時候才會回頭,得另外找個人盯著他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