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8、也就是個抵賬的玩意兒
前面點頭,最後點撥:“不不不,我們只搞一個,搞成全國最好的那個,讓無數古鎮都能跟著學,生意是做不完的,十個百個古鎮的重疊經營就很無趣了,我們又不是生意人,要讓別人都來做這門生意,我們反而才能成為佼佼者,而不是各種被圍攻的靶子。”
見多了運動會的平京爺們兒瞬間明白,拱手:“還是東家有見地,我看淺顯了,對,到這份兒上,賺錢不是最重要的了。”
他實際上做服裝商場生意已經體會過了,普通人做到每天四五十萬流水,已經算是財務自由,再多賺都是個數字,根本沒什麼感覺,他才熱衷於炒外匯,只有那種分分鐘幾百萬上下的刺激能讓他動容。
但荊小強本來說的是不用樹大招風,我們是藝人,差不多就行了。
李和信卻感受到的卻是另一重境界,不求做大做強,而是先人所不能的開創新領域,賺到吃螃蟹的第一桶金就抽身而出去做更新的專案,不斷接受全新挑戰,可不有趣得多?
等於是把他最得意的開商場賺大錢這一遭,像打遊戲通關似的,換不同的副本一次次再來過,成就感跟樂趣都要多得多。
心悅誠服啊。
看他這樣兒荊小強放心的奔赴HK了。
李和信本來還說鄒珣跟黃山思千方百計的想跟他來滬海看演唱,荊小強叫等著國慶吧。@精華\/書閣·無錯首發~~
他去去就回。
有種溫酒斬華雄的輕鬆。
這才是一幫固步自封的老冬烘,有什麼可豪橫的。
也就提前一兩天抵達,HK已經到處都是“國際頂級藝術天團到港,傳揚數百載人類藝術精華”的宣傳。
把殖民地跪舔歐美文化的那精神頭,才是發揚光大了。
米高都不稀罕來看這種東西,滬海多好玩,據杜若蘭說,米高已經興致勃勃的參與到老杜到處尋訪水鄉古鎮的活動中,陳丹尼恰恰前兩年在周圍遊山玩水比較熟,帶著做嚮導。
伊麵則一邊跟安寧探討新劇本,一邊興致勃勃的持續聲樂訓練,他這種純菜鳥剛入門的時候,幾乎每天都是肉眼可見的歌唱飛躍。
自然就像孩子拿到新玩具那樣愛不釋手,被說了好幾年沒有唱歌天賦,被各種冷嘲熱諷之下,誰心裡沒點翻身打臉的念頭,鬼才是天生躺平的隨性而為。
也就黑仔他們日常返港休假,順路陪著去看看。
滬戲這邊隊伍龐大的直接飛過去,在九十年代絕對算是個很闊綽的行為。
但勞務公司就是這樣按照市場商業行為來運轉,這點機票費用都是含在外務勞工合同裡的。
相比之下滬音就差點,周晴雲都準備儘量挑選名額,讓幾個尖子生和研究生坐火車從鵬圳去HK觀摩,唱了一輩子的歌劇,有些歌唱家都從來沒聽過原版的意呆利歌劇。
現在有這麼近可以去見證學習的寶貴機會,只能艱難抉擇下誰更有資格去聆聽學習,誰學了以後更有意義,畢竟經費很有限。
她自己還準備跟學生們一起坐火車過去,餘舒凡連忙用唱片公司的名義把這部分機票錢差旅費給承擔了。
還悄悄給教授彙報,荊小強其實把那邊住的地方也安排好。
這就是荊小強的後世薪鄉人態度,他自己不會掏錢大包大攬的買機票出費用,做了這個冤大頭也不會記他的好,反而破事兒一大堆。
一切都按照市場規律來。
滬戲所有歌舞劇專業的師生都掛靠在勞務公司下,象徵性的收點勞務費然後幫所有參與者的薪資待遇。
從他跟餘舒凡成立唱片公司,也是這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