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劇本是搞了。
編劇也搞了。
因為編劇真的說要體驗劇情,沒經歷過同居生活怎麼寫得出大學生同居的劇情呢?
就在店門口的木椅上抱著,荊小強把後來兩部著名的青春電視劇,捏把捏把融合到羅莉這勾勒的故事劇情裡。
成了一部全新的青春電視連續劇。
九十年代大學生最著名的《將愛情進行到底》,零零年代大學生最著名的《奮鬥》。
離開各自的時代回看這兩部劇,有非常大的價值觀差異。
前者曾是國內第一部青春偶像劇,也真正帶紅了那幾位主演,後來都是如日中天的地位。
而後者同樣幾乎每位主演都蛻變成了呼風喚雨的人物。
荊小強不評述兩部劇的問題短板,卻只抽取其中的共同優點。
兩男兩女的正副主演交叉,保證足夠的劇情跟話題,也能拓寬觀眾對角色的認同。
那麼以羅莉的特點,二十出頭的她還是撐不住這樣三四十集的長篇連續劇,荊小強甚至給她指點了應該找大一有個平京的女生,那本來就是她的角色。
從藝考時候荊小強就看見了,不算最漂亮,但絕對是國內氣質最能拿捏的妖孽之一!
上輩子就聽說過這,比安寧這號兒的還複雜多了。
本來應該報考平京那邊戲劇或者電影學院,居然也被吸引過來。
更是那天對杜若蘭這個大四學姐不以為然的主力。
可這也掩蓋不住對方的實力天賦,遲早會爆發出來。
那還不如在自家投資的戲裡得到收益呢。
不沾邊不打交道就行了。
當然整部劇卻是從羅莉這個女二的角度去看待,看身邊最漂亮的女同學,當之無愧的班花校花,怎麼戀愛又波折,分分合合的幾起幾落,風光無限又痛苦萬分,她卻一直踏踏實實的生活努力。
從二三十年後的觀感回頭看,《將愛》裡面的劇情盡是些雞毛蒜皮的矯情,各種懦弱、不作為、沒擔當、囉裡囉嗦。
但這恰恰是九十年代年輕人的真實寫照,整個社會都在劇烈動盪,大學生更是從天之驕子包分配,到哪裡都是香餑餑,連物件都有組織安排,到市場化自己要找工的各種彷徨。
就各種被時代碰得頭破血流,青春的迷茫。
《奮鬥》卻更是假奮鬥真拼爹,各種努力都比不上父母能否留下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