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搖滾樂,一把吉他一套鼓,加個貝斯跟鍵盤就能完整的表現各種風格樂曲。
徹底顛覆了交響樂團之前動不動就宏大敘事的成本跟場面。
等到電子裝置進入,一個人在家裡都能編曲組成樂隊自娛自樂。
而電子編曲也能讓一個人展現一個樂團甚至全天下所有門類樂團合起來的效果。
93年只是剛剛開始,世紀之交的時候才開始衝擊到喪心病狂,等到蘋果手機出來之後,移動網際網路跟手機萬能的趨勢,把之前所有門檻打得稀碎。
這時候發力,硬體軟體跟最頂級的人材都在我這邊,想不贏都難!
工程師的腦袋,就在這臺機器面前瞬間認可,愛不釋手的想直接拿走。
因為哪怕如蒂姆這樣的電音大神,目前他用的裝置也是那種巨大機櫃的計算機,有點像後來的超運那種大機櫃,然後再附加一堆電子音效器,有些還要手動插拔搭接各種電路跟旋鈕。
也就是老式DJ臺那種笨重傢伙。
目前這精美漂亮又方便,走到哪裡都能展示操作甚至工作的合成器,多方便多牛逼啊。
荊小強想起文哥那個梗,哈哈笑著教蒂姆認這個軟體的名字,就叫「流弊」!
很棒的意思。
蒂姆欣然的牙牙學語,流弊!
協議達成。
荊小強個人與蒂姆合辦一家配樂公司,取兩人英文名打頭字母:H&K工作室。
甚至還是蒂姆的名兒放在前面,他很感謝荊小強的謙虛,而實際上荊小強更想造成HK的隱喻。
未來蒂姆可以自由選擇作品是掛私人名還是公司名,但他所有之前到以後的版權作品將有百分之0.5的版權屬於公司,加上他跟荊小強公司四六開的股份,荊小強也就佔了他作品版權的千分之三。
做一單三百萬美元的配樂,荊小強也能分九千美元還是稅前。
他在意的怎麼是這點收益,而是由此把兩人緊緊捆綁在一起,《了不起的蓋茨比》就會以工作室名義標註。
並且這家工作室將向全世界招募專業配樂師,跟隨荊小強的全球巡演招募演員一起展開,其實就是在世界各地不斷培養篩選優秀的配樂師,逐漸充實公司自身實力。
按照價格從高到低全面衝擊市場!
譬如三五百萬美元的蒂姆可以帶隊掛名兒做百萬美元級別的單子,他下面的高手再接幾十萬的單子,一直到幾萬甚至幾千美元的配樂。
黃叔不是說過嘛,他做一部港片的配樂也就幾千萬把美元,沒多少錢的。
要用質優價廉搶佔最大的份額。
起碼荊小強這邊的港產西片,就必定是H&K工作室的穩定客戶。
只要開頭幾部電影開啟局面,後面自然就保證了口碑跟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