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大家都是好萊塢的邊緣人。
朱迪如果不算她爹的背景,也是。
因為好萊塢可以算天底下俊男美女卷得最厲害的地方,比百老匯還狠。
百老匯好歹除了看顏值,歌舞技能的硬指標擺在那,達不到標準連參加選角的機會都沒有。
好萊塢則雲集了從北美到全世界所有擁有電影夢的漂亮人,誰都覺得自己是天生該吃這碗飯。
無數非科班出身的演員在這裡功成名就,賺得缽滿盆滿,就讓這些人有了幻覺,我也行。
標準的倖存者偏差了屬於是。
反正各大片場、電影公司,到處都是排隊申請參演的新人。
而且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新人抵達好萊塢。
超級嚴重的供大於求,才會造成導演、製片人們擁有對演員予取予求的權力。
在幾乎每個求職者、希望參演的報名者都是俊男美女的狀況下,他們能交換的僅有資產可想而知了。
所以這種陰暗面在好萊塢根本無法避免。
同樣在全世界的影視界都或多或少存在這個現象。
畢竟明星光環,對漂亮人的誘惑力太大了。
誰都想只是搔首弄姿的裝模作樣,就換來超越常人多少倍的收入吧。
可不光是對籍籍無名的新人,明星也同樣面臨這種陷阱。
因為他們希望換取的不是出演機會,而是爆紅的大製作大名氣暢銷片主角位。
連明星都太多了,好萊塢絕大多數明星都不具備不可替代性。
能達到頂尖那種掌控話語權,很難讓片方拿捏的巨星地位才是極少數。
包括蘇妃瑪索。
她在歐洲已經聲名鵲起,基本算是一線女星,但在好萊塢啥也不是。
她固然有很多經紀渠道,也有很多掮客希望運作她去好萊塢,要拍電影肯定很容易。
但大製作、很大機率能紅的大片,那就很難說了。
一部好萊塢大片,從拍攝開始就投入在三五千萬美元以上,著名導演、著名演員甚至著名的製片、監製、後期團隊,每個環節都要達到水準之上,最後還有充足的宣發費用,足夠多的發行放映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