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劇本和動畫劇本,有很大的區別。
起碼在九十年代以前,動畫每秒24幀都是手繪出來,最多在同個畫面相同的地方可以省點畫工。
所以畫工絕對嚴格按照劇本來,不然一秒都是多少張廢稿了。
開畫之前必須把劇本確定,輕易不會修改。
但電影不一定,又特別是在零幾年數字攝像機出現之前,膠片機基本都是沒法即時看到拍出來的真實效果,得沖洗出來之後或驚喜或懊惱。
所以導演、攝影往往都會多拍幾條,甚至拍幾個不同的劇情,保證剪片的時候能湊上。
有些角色甚至都是上了剪輯臺才覺得不咋樣,最後故事裡徹底沒出現過,也很常見。
所以國外大片拍攝十比一的膠片拍攝比(shooting ratio)比比皆是,幾十幾百比一的拍片比都有。
導演的水平還往往就體現在最後的剪輯,把一堆拍出來的素材怎麼做成大菜。
所以已經制作了一兩年的動畫片《獅子王》,和《獅王爭霸》歌舞劇在劇本結構、角色安排上驚人的相似,肯定是很難忽略的。
主要是近兩年前荊小強“創作”這個劇本時,他才剛到hk打拼,急於要從有錢的hk文化中心搞到點專案,所以根本不會顧慮未來怎麼樣。
他本來就不是算無遺策的大能人,而且那時候還窮得很咧,搞錢才重要。
誰知道這才多久,居然要直面迪尼士的總裁。
當然,荊小強作為老油條還是清楚對方也無可奈何,法律上誰先誰後還說不定,這部劇前年就在hk公演,還可以說是迪尼士的劇本立項靈感來源是hk呢。
真橫的話,總裁來幹什麼,直接發律師函,等著上法庭吧。
想通這點荊小強又篤定不少,跟龍哥一起直面洋總裁。
不過這會兒的龍哥,對上外國大佬還是蠻小心翼翼,就是有種天然的目光氣勢矮三分。
所以荊小強的輕鬆泰然,在這個年代的華裔裡真的罕見。
既沒有那種因為自卑的亢奮敏感,也沒有低三下四的卑微,就很自然又略帶“探詢”的接待了迪尼士總裁一行。
荊小強還以為是自己昨天的演唱會,驚動了對方呢。
誰知人家是今天上午已經看到電視臺直播採訪新聞:“《獅王爭霸》幾天後將在洛杉磯公演,然後一路巡演到薪鄉?”
啊?
荊小強都能感受到對方的無奈了。
這是要演給全花旗老百姓看,然後等《獅子王》再上映的時候不撲成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