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劇組的外景地,都在蒲東,只是荊小強概念中的蒲東非常大。
從泊船位眺望對面的外灘,取景稍微注意點,九二年的這一段兒跟幾十年前十里洋場沒多大區別,所以太平輪啟航的鏡頭就實地拍攝了。
當年已經宵禁的情形下,為了裝更多物資,帶更多達官貴人,還連夜偷航,不開航行燈才釀成大禍。
所以碼頭拍的就是夜景。
臨時搭建的假碼頭,人頭攢動的慌亂場面,在夜景下也就能得到很多掩護。
對岸的外灘燈火,居然也比幾十年前差不了多少。
這本來就是改開後全國經濟都最困難的階段。
再說之前幾十年,都不是以發展經濟為主。
然後相當部分鏡頭是在船艙內部拍攝。
裝修、道具工就在碼頭上隨時修補改動。
真來個好萊塢劇組,可能會百般挑剔這道具、場景怎麼這麼水。
但hk劇組不就習慣了這樣的因陋就簡麼。
挑剔的是荊小強,各種強調細節,強調畫面質感。
歐老闆那邊也給力,除了已經開始張羅歐洲院線關係,提供了在hk能找到的最好裝置過來支援拍攝。
前期在這邊拍十來天,全體才轉戰到蒲東外海那邊的島嶼上拍攝海難的場景。
其實整部戲基本都是夜景。
從某種意義上又降低了拍攝難度。
荊小強給整部戲的要求就是“形式花哨,主題簡單”。
對比後世曾經也有人拍過這條船,總喜歡把注意力集中在市民多麼悲苦,為了獲得一張船票不惜賣身、交易,結果船難反而匆匆帶過,表達一切追求都是空的宏大哲理。
在荊小強這裡,沒有。
就是極為簡單的主題,富家女、窮小子分別上了船,王八綠豆看對眼勾搭成奸,然後在船體翻覆時候生離死別。
整個現實時長髮生可能也就四五個小時,從這邊上船,超載熄燈出海,然後在外海撞船沉沒。
電影壓縮到兩小時。
這比荊小強對標的《泰坦尼克》更要求形式花哨。
人家那好歹是出航多少天才撞上冰山。
就在這幾乎算是“實景實長拍攝紀錄片”的兩個小時中,如何體現情慾愛戀到了高潮,又在巨大災難面前愛情勝過生存。
必須在各個環節花哨有看頭。
這八個字,其實是好萊塢商業片的經典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