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巨大的觀念轉變。
在票房制度之前,國內電影主要為ZZ服務,歌頌表達都要有意義有內涵。
然後八十年代從《少林寺》之後開始進入市場化,就被各種粗製濫造的電影衝亂了市場。
因為這時候導演和演員都是拿工資,要麼專注於演滿足自己的藝術片文藝片去拿獎,要麼就是譁眾取寵迎合市場媚俗多賣點複製。
所以拍攝精品化的商業片,而且是給出多少投資,多少票房要求,像個商業專案那樣分拆目標一步步達成。
絕對是這個時候內地,甚至包括HK電影都沒有達到的好萊塢模式。
荊小強還給安寧普及了下國際常識:“假如說賣了兩億港幣票房,通常電影院會拿走一半,這樣那樣的行業費用開支之外,只有大概三成左右算是投資方的利潤,我們電影公司作為出品方,也就能拿這六千萬元的兩成,一千二百萬港幣,而我作為監製,直接拿四百萬港幣,你還覺得少嗎?”
安寧快速心算下,有點瞠目:“票房賣兩個億,歐老闆那邊都還沒收回五千萬的投資?”
荊小強攤手:“對啊,去年的《黃飛鴻》不到一個億,《縱橫四海》更是隻有五千多萬,目前也只有龍哥那部《飛鷹行動》賣到了兩個億,連他都只有這一部, 知道難度了嗎?”
安寧徹底不吭聲了。
之前暴發戶的嘴臉消散一空。
汪茜又偷偷給荊小強豎大拇指, 像個媽媽表揚爸爸似的,這個孩子教得好。
為了教育好小盆友, 荊小強真是又出力又費心,太累了。
等航班降落在了滬海機場。
順著固定的貴賓通道悄悄繞過航站樓,就有自家的司機來接了。
而且還是得了航司安排,在不起眼的要客出口等著。
賓士S500, 在內地這個時候已經是罕見。
穿著列寧裝的女司機短髮嚴肅, 矯健敏捷。
接過大箱子碼放整齊。
最有範兒的是拉開車門稱呼:“先生回來了!”
哇,一聽就是羅媽要求的規矩。
汪茜又忍不住笑,偷偷給荊小強遞眼色,好像在戲謔的說大戶人家哦。
安寧就被鎮住了。
她最吃這一套。
暴發戶都最容易被世家震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