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攝像機罕見,高保真錄音、影片都很難傳播的年代,眼見為實才是最主要的解惑手段。
於是這歌舞廳每天從六點開門,就擠得那叫一個人山人海!
荊小強沒給經理吹牛,蜂擁而至的舞迷根本就不跳舞,全都是慕名來聽歌的。
&nbada》吧。
荊小強又只唱五首,前三後二的分配,一晚上其實就二十分鐘不到的演唱時間。
其他時間現在想練舞步都施展不開了。
讓這麼一兩千人站在那,聽樂隊反覆彈奏的話,估計沒幾天也會審美疲勞吧?
並沒有!
這年頭的娛樂方式就有這麼單調!
就這麼站著聽,都能津津有味,每天還能換不同的人來聽,但更多是持續跟著聽的舞迷,就為了能親耳聽到荊小強演繹歌唱。
當然樂隊受不了,加點其他曲子,肯定是不會被反對了。
荊小強自己覺得過意不去。
抽了一個上午時間,和樂隊又合練了一首《江南style》!
&nbada》具體是哪年的,但《江南style》絕對可以稱為自己署名的原創。
因為僅僅是用了人家的曲,配詞都是英文版的歌舞改編內容,算是當初最紅的時候,西城劇院排出來蹭熱度的小節目。
但標誌性的舞蹈動作肯定要用。
荊小強還隨機的就喊了儘量湊在臺前的那個姑娘,叫她和她的小姐妹第二天上午跟著過來排練下。
黃雪蓉那叫一個激動,帶著小姐妹,又是來這樣公開排演的地方,根本就沒有防範心。
結果更加激動的只排練了一箇中午,荊小強還請她們吃了飯。
三個都是城裡愛跳舞的普通姑娘,和荊小強一起站在了那十幾平米的舞臺上。
這首歌的火爆程度就不用說了。
連二十年後的全世界都會為之驚豔,放到九零年代,荊小強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他甚至提前叫經理稍微注意點安全問題。
這麼多人,要是被火爆程度引燃了,全世界各種演唱會、舞廳踩踏事故,他作為歌舞劇院副總經理兼首席保安,門兒清!
結果他沒想到經理偷偷的叫人準備了臺攝像機架在臺邊。
這時候已經不能叫舞迷,真的是觀眾,一到六點就從四面八方聚集過來。
表演了五六天,大家已經知道這個年輕表演者的規律,七點之前一定會唱,然後就要等到十點了。
花兩塊錢,過來先聽了,再走,場子空點了可以練練舞跳跳舞。
到十點前,又有一大撥兒人擁擠過來,再聽完歌,隨便玩會兒就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