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美人全部上榜了,換做是美人榜,她們一定是前四名!”
“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後世平定的四大美人,以前沒聽說過貂蟬和楊玉環,西施和王昭君,倒是早已大名鼎鼎,西施可是春秋時代的人物,她能上榜,就說明還活著,可惜了昭君,嫁去了匈奴。”
“西施的年齡,比秦始皇嬴政曾祖母的母親都大,要不是鴻蒙金榜現世,嬴政眼看就要日落西山,西施能活到現在,背後一定有什麼大秘密。”
“我想知道,西施是怎麼活到現在的?”
“西施能活到現在,難道是修煉了屍經,難道她是屍宗的人?”
……
西施上榜,讓九州大陸無數人震撼。
王昭君嫁去匈奴多年,提起她的人,大多都是發出感嘆。
……
【第44名:劉基(天選之人)】
【介紹:劉基,字伯溫,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大明皇朝開國元勳。
劉基天資聰明卻好學習,聰慧過人,由父親啟蒙識字,天生過目不忘,十分好學。
12歲考中秀才,鄉間父老皆稱其為神童。
劉基博覽群書,諸子百家無一不窺,尤其對天文地理、兵法數學,更有特殊愛好,潛心鑽研揣摩,十分精通。
後在覆船山找到了《奇門遁甲》,掌握了豐富的奇門斗數知識。
受明太祖朱元璋禮聘而至,上書時務十八策,參謀平定張士誠、陳友諒等軍事大計。
劉基曾為太史令,進《戊申大統歷》,奏請立法定製,以止濫殺。
朱元璋建立大明皇朝後,奏請設立軍衛法,又請肅正紀綱,嘗諫止建都於鳳陽。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誠意伯。
四年後,賜歸返鄉。】
【評價:劉基乃天選之人中的謀臣(軍師)、奇人、治世能臣。
在輔助朱元璋消滅群雄、對抗蒙元、建立大明的過程中發揮了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施德政、得民心是劉基治國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建功立業的思想理論依據。
劉基的儒學思想對明初的學風產生了直接影響,其融會理學諸派,又以儒道互補,體現了明初思想的特徵,影響了明初學術思想的走向。
對於消滅陳友諒和張士誠的先後問題上,劉基正確分析了當時的軍事形勢提出先滅陳友諒再取張士誠的正確建議,為朱元璋殲滅群雄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明朝建立後,劉基建議實行的衛所制度,加強了皇帝對軍隊的控制,對於鞏固中央集權起到了重要作用。
劉基一直來主張對民眾要教化,使其明法懂法,劉基對《大明律》的制定,也起到重要的的作用。
在依法治國方面劉基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劉基認為法治是一個國家長治久安的有力保證,法律的制定要相對寬鬆,但是在執行時一定要嚴格執法,特別是對執法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後世對其評價:“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