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朕旨意,鍾時若來投我大唐,朕給他並肩王的爵位,讓他與大唐兩位皇帝平起平坐。”李世民給出了自認為誠意十足的爵位。
“若鍾時來我大漢,朕拜他為亞父。”劉辯在何太后的明示下,要拜鍾時為亞父。
亞父也有相父、仲父之稱,跟義父的意思差不多。
秦始皇嬴政有亞父,是大名鼎鼎的呂不韋。
西楚霸王項羽的亞父范增,也相當有名。
一般都是長輩,或先王、先皇託孤,給自己的後輩、繼承者找個好的輔佐人,拉近那兩人的關係。
呂不韋是真不客氣,是真把嬴政當兒子看,把趙姬當成自己老婆,要不是年齡越來越大,要不是怕嬴政發現,呂不韋真不想把趙姬推給嫪毐。
咳咳,話題扯遠了。
總之,大漢皇帝和太后也是孤兒寡母,很像當初的大秦。
在何太后讓劉辯拜鍾時為亞父的時候,朝堂上的官員只是眼中閃過異色。
要是放在平時,朝堂上的官員早就站出來反對了。
如今,他們大漢處於劣勢,若得到鍾時手裡的功法和獎勵,不光大漢能飛起,它們也能分一杯羹。
……
反秦聯盟,項羽軍營。
項羽去找俞佩玉了,他的亞父范增和兩大名將龍且和鍾離眛留守在軍營。
龍且是項羽的發小,很早就跟隨項梁、項羽,一直以來都是項家的心腹,項羽任用的人不是項家子弟,就是他親近的人,外姓人中就包括龍且。
鍾離眛與龍且一樣,也是項羽的親信將領。
項羽原本還有兩位大將,英布和季布。
這兩個人投靠了劉邦,現在已死多年,一個因為造反而死,一個得以善終。
英布早年犯過罪,被施以黥刑,在驪山做過役徒,後來逃跑,成為綠林豪傑,一度在吳芮手下為將,之後投奔了項梁,因修為高強,驍勇善戰,堪稱是項羽軍中的第一猛將,項羽封他為九江王。
後來楚漢戰爭爆發,在劉邦的拉攏下,英布背叛了項羽,並且參加圍攻項羽的戰鬥。
大漢皇朝建立後,英布被封為淮南王。
奈何,劉邦卸磨殺驢,當英布看到彭越被劉邦殺後非常害怕,於是發動了叛亂,最終被殺。
季布是楚人,早年是一名俠客,為氣任俠,有名於楚。
後來,季布跟隨項羽起兵,屢建戰功。
再後來,季布戰敗與劉邦,夏侯嬰勸說劉邦,劉邦赦免了季布的罪,並親自召見季布,並且加封他為郎中,就是皇帝身邊的侍從官。
漢惠帝時,季布升任中郎將。
到漢文帝時期,季布擔任河東郡守,頗有政績,人稱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一諾千金就是這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