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掌櫃去跟劉一手說,劉一手一聽很高興,說實話,夥計有他帶過來的梅幫兄弟就可以,沒有賬房倒是個麻煩事。
他當時拍板給賬房加兩成月俸,賬房自是高興,兩個夥計倒是有點後悔,可是人家新掌櫃也沒堅持讓他們兩個留下來,想必新掌櫃自有安排。
他倆只好去賬房那裡支了工錢,去後院捲鋪蓋。
劉一手追過去,一人手裡給了十兩銀票,不管怎麼說,是他這一來讓他倆失了業,算是給了點補償。
王掌櫃感激的給他施禮,劉一手說:“你去找里長,我去客棧把行李還有我的兩個小兄弟喊過來。”
王掌櫃應聲出去找里長,劉大俠去客棧找梅幫兄弟收拾東西到糧行來。
這家糧行在街中心,又是最大的一個,韋彪的人找糧食,肯定先到這裡來。
王掌櫃嘴上說韋彪一手交錢一手拿糧,對方畢竟是土匪,就算每次交易都付款,他仍然心裡沒底,與其這樣提心吊膽,不如趁早盤出去拿錢得個心安。
劉一手他們從客棧過來,里長早已等候在這裡,王掌櫃看他們到了忙拿出契約,雙方簽字畫押,里長也蓋了印章。劉大俠拿出一千八百兩的銀票交給王掌櫃,王掌櫃接過來,和劉大俠去隔壁銀號驗了真偽,這才招呼家眷收拾行李,套上馬車回鄉下去。
劉一手叫住往外走的里長,遞給他一百兩銀票,以後在人家地面上混,免不了要麻煩他。
里長倒也沒推辭,收了銀票,跟劉一手寒暄了幾句告辭。劉一手讓梅幫兄弟去後院收拾幾個人住的房間,還給了他們幾十兩銀票,添置一些鋪蓋用品。自己則叫上賬房盤點庫存,清點資產。
幾個人一直忙到晌午,才停下來歇息。
平時都是王掌櫃家眷燒飯,現在得找個人來打理這一攤子,劉一手問賬房有沒有認識的人,幫著找一個料理家務的婦人。
賬房跟著王掌櫃在這待了幾十年,自然是認識不少人,就介紹了幾個,劉一手讓他帶一個梅幫兄弟去看看,找一個機靈點的,順便在外邊買點吃的回來。
總算落地,糧食庫存有六七分,他詢問過賬房進貨渠道,大都是山外曹州那邊的貨源,需要自己去預訂,那邊派人給送過來。
他等安頓好後,派一個梅幫兄弟再去訂一批大米,讓庫存在九分以上,再進一些雜糧,這樣就差不多了。
糧食利小,主要是靠數量,本錢夠的話還是多囤貨,遇到災年,就可以看的利潤高些。
臨出來時將軍給了劉一手五千兩銀票,還給了幾百兩零鈔,盤店進貨有三千兩足夠,剩餘的也夠他應付一陣子,再說,賣出糧食,也能回來一部分。
賬房帶回來一個婦人,姓林,三十多歲年紀,乾淨利索,細眉順眼的,模樣倒是討巧,劉一手挺滿意。問了一些家庭情況,本街上的人,有家有室,孩子大了不用照看,出來找點事做。
這時梅幫兄弟也帶著吃食回來,林姓婦人忙接過來,手腳麻利的解開紙包,擺在臺子上,招呼大家吃飯。她自己則去廚房收拾一應用具,記下要採買物品,刷鍋洗碗,一一安排妥當,這樣晚上就可以開伙,就不用出去買了。
劉一手和幾個人坐下來吃飯,的確,忙了大半天,還真有點餓了。
吃著飯,劉一手給大家做了分工,安排一個梅幫兄弟去一趟曹州,找原先訂糧食的商行訂一些米和雜糧,留下的兄弟跟他看店,這糧食行就算是開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