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我鄒家雖然家道中落,但是傳下來的規矩還是沒有變化,一般四五歲的孩童口齒清晰便要請教書先生啟蒙了……《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都是必不可少的。
也有附近宗門的仙師會在此時上門,測試孩子們的根基……若是南天門這樣的大宗將孩子直接劃入內門弟子,那麼這個時候這孩子便是內定的,按慣例仙師留下傳承,孩子繼續在家族中培養,增強與家族的感情和聯絡。
等到仙師再來觀察孩子的進度,若是認為可造之材而帶走,這孩子就算是成了。”
可能是鄒世誠身為武將,對於此類話題比較敏感,於是嘴巴不停的說道:“但是沒到宗門,便算不得仙家子弟,還是將重心放在讀書上面,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不可少,我鄒家雖然家在南蠻,可讀書人的骨頭,還是有的。”
遊吹雲點點頭,這一套全天下都是大同小異,一個家族想要長久的旺盛下去,朝堂,仙家,都要有自己的人。
朝堂有高人,可保高門大戶,百年鼎盛,;仙家有高人,可保家族香火生生不息五百年。
凡鐘鳴鼎食之家,都有一套規矩,也就是如鄒世誠所說的部分,持續不斷的為家族添枝加葉,人丁興旺,續命長久。
都是有規矩的。
其實遊吹雲不是不知道,鄒家也算不上什麼名門望族,只是在南嶺這一畝三分地比較興盛罷了。
但是遊吹雲點點頭,豎起大拇指道:“不愧是南嶺鄒家,聞名遐邇,果然也是書香門第。”
鄒世誠嘿嘿一笑,他就喜歡別人誇他們鄒家喜歡讀書,繼續說道:“只可惜,近年來我鄒家讀書人是有了,有許多能夠進入朝堂之中的種子。
可是仙家名門的弟子,卻是少了很多。”
遊吹雲敲擊桌子手指微微一頓,然後抄起杯子和鄒世誠一碰。
“哦?”
“唉,遊大人,實不相瞞,但卻也沒什麼好瞞的,我鄒家自始至終也沒出過化神境高手,唯有三百年前一個老祖宗,機緣巧合之下,臻至了元神境。
卻也只是一介散修,與諸多宗門只是有些交情,雖然也達到了開宗立派的資格,但是很可惜的是,這位老祖宗的修煉法門可以說乃是劍走偏鋒,根本留不下能夠起到傳承作用的功法。
這家醜我今天就跟遊大人說說吧,其實到現在,我鄒家家裡的仙家法門,都是些不入流的功法。
這也導致了我鄒家,三百年都沒出幾個修為到金丹的子弟。
但像我一般的超凡境武夫,倒是出了不少。”
鄒實誠搖頭嘆氣道。
這的確是鄒家的困局,一般世家都會有許多仙門典籍,供後世子弟參閱。再不濟一些,起碼也有一兩本鎮族之寶。
聽鄒世誠這個意思,他家裡就連一兩本鎮族之寶都沒……當然,鄒家沒有仙家秘籍他是不信的,但必然是不入流,或者說二流都算不上,對於一個大家族來說,的確很致命。
因為法門
(本章未完,請翻頁)
功法這玩意兒很玄奧,每一本都有自己的獨特奧義,例如不同的竅穴流通,不同的法力運轉形式……而人這東西生來也是天生各不相同,適合你就不一定適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