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1768戊子革命> 第一百二十八章:鐵模鑄炮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八章:鐵模鑄炮法 (2 / 2)

在鄱陽以東古南渡的火炮工廠,在朱朝先的要求下,正式廠房雖然還沒建好但是先搭了一個臨時的廠房,而造炮前的模具正擺在他的面前。

造炮一般是將鐵水灌入泥模之中,待鐵水冷卻定型之後將泥模敲碎就能得到大炮,之後雖然還要經過打磨鑽孔試射等步驟,但是最關鍵的其實還是在鑄造。

鐵水品質也就那樣,江西沒有多好的鐵礦,奉天軍和清軍用的基本都差不多。

這個是朱朝先也沒法改變的,他不可能說憑空變出一座上等品質的鐵礦山出來。

而且也就鑄炮這個步驟他有能改進的地方。

鐵模鑄炮法。

至於為什麼好好的泥模不用,要用鐵模,泥模不是更便宜嗎?

實則不然,泥模確實便宜不錯,但是它需要的時間成本實在是太大了,等待泥模陰乾少則一個月,冬日陰冷則需要兩三個月,不然用內部帶有水汽潮溼的泥模鑄炮,最後只會鑄出一堆廢鐵來。

因為這樣的泥模鑄出來的炮身會帶有數不清的細小孔洞,這種瑕疵在大炮上是無比致命的,火藥在狹小空間裡被點燃所爆發出的巨大能量會透過這些小孔傳遞到整個炮身,這種大炮一旦擊發,炸膛就跟家常便飯一樣。

而鐵模就安全的多。

至於為什麼沒有人發現這麼個簡單的問題?

那就得歸功於滿清政府的文字獄以及對匠戶歧視,這導致根本沒有人有動力對火炮進行改進,何況我大清承平日久,根本不需要大規模對外作戰,撮爾小邦叛亂憑藉強大的國力就能滅掉,內外安定之下誰會去鼓搗這武夫的東西?

有這時間研究研究詩詞,搏朝廷上官歡心他不香嗎?

還是說江南的溫柔鄉不如大炮冰冷的炮身了?

“鐵模?大將軍,這怎麼用的了?泥模可是自古...”

面對造炮工匠的質疑,朱朝先平靜的解釋道:“破陳創新,這就是我們奉天軍要做的事情,如果什麼都按照自古以來,那韃子也不會入主中原,天下還是周朝呢!”

“這鐵模,你們一用便知。我且問你們,如今隆冬,泥模乾透需要多久?”他反問道。

“這...”

朱朝先繼續說道:“等到泥模幹了,黃花菜都涼了。”

“我在這裡放下話,只要是對軍隊,對百姓有用的東西,誰弄出來我都賞!越好賞的越多!銀子,糧食,地,要什麼我給什麼!”

環望四周,朱朝先大聲喊道,在這裡進行勞作的工人和工匠陡然聽到這話,都站在了原地仔細聆聽。

“這叫專利!你們要是有什麼絕活的,也不要藏著掖著,本將軍廣開言路,都教給徒弟就是,所有人都登記在案,你們這些個徒弟出師以後,每年都得給當師父的銀子,這事兒奉天軍管!”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