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活在影視諸天> 一千六百八十章 人人具自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一千六百八十章 人人具自危 (1 / 2)

論及海軍,伊麗莎白女皇太過明白這其中的辛酸。

俄國海軍從17世紀末成立,那時還是彼得大帝下令成立俄羅斯的正規海軍,那還是在對抗奧斯曼的亞速海戰。

俄國在沃羅涅日河建造了兩艘戰列艦,四艘火船等一系列船隻。

當時的俄國便認識到建設一支正規海軍的重要性,那一天是10月20號,也被認為是俄國海軍的誕生之日。

為了取得波羅的海的制海權,彼得一世花費了大量的代價,甚至將首都遷到了聖彼得堡。

俄軍也開始著手建立正規的海軍艦隊,可是俄國的海軍起步要比其他的國家要晚得多。

到目前這個時代也僅僅是半個世紀而已,所謂百年的海軍,俄國海軍的歷程要遠比其他歐洲國家來的晚,來的慢。

透過21年的北方戰爭,才使得俄國獲得出海口的夙願得以實現,所以彼得一時才感嘆道:“所有的學科學生七年畢業,但我們的學校卻用了三倍的時間,然而上帝保佑,終以最佳的成績畢業了。”

在大北方戰爭之中,俄國還建造了波羅的海艦隊,在18世紀前半葉的接近20多年中,這個波羅的海艦隊的主要基地都在聖彼得堡和喀朗施塔得。

可是距離俄國海軍想要與其他國家在大海上爭鋒,他們的實力還是差的太遠。

他們的艦隊大多數還是在波羅的海以及黑海戰鬥,而走出波羅的海又或者黑海,俄國海軍的軍事力量還是太過薄弱。

沙俄海軍後來號稱世界第三,可是卻基本沒有建立海外殖民地。

彼得一世曾經感嘆,“任何一個統治者,如果只有陸軍,那麼就只有一隻手,如果他有了海軍,那麼他一雙手就都有了。”

沙俄無比渴望成為與英法等那樣的海上強國,可是有些事情終究是羨慕不來的。

沙俄崛起之時,終究是個內陸國家,遠離海洋,周圍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地緣環境也並不是那麼優越。

單單是蠶食其他的國家就已經讓他筋疲力盡,而為了獲得出海口,他們幾乎耗費了一個大帝最精彩的年華。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沙俄在獲得出海口的道路上艱難而漫長。

當西歐各國在建立海上帝國的時候,沙俄還在為出海苦苦努力,等到海軍終於可以出海了,世界也被瓜分的差不多了。

克里米亞戰爭中,面對來犯的英法聯合艦隊,波羅的海艦隊只能龜縮,利用地利以求自保。

在後來的日俄戰爭之中,沙俄遠東艦隊被日本擊潰,隨後波羅的海艦隊繞了大半個地球姍姍來遲,結果在對馬海峽之中幾乎被全殲。

這一切都是日後俄國海軍發展緩慢所帶來的一次次教訓。

作為一個英明的君主,伊麗莎白女皇不可能看不到海軍對於俄國的重要性,她從來沒想過海軍會一直是俄國的輔助力量,海軍必須要強大起來。

即便是俄國的陸上力量再過強大,但是沒有海軍,在波羅的海,在黑海。在地中海,他們都不會有太多的優勢和發言權。

而這幾艘一級風帆戰艦以及三艘二級風帆戰艦讓俄國如今的女皇看到了一個組建強大海軍的契機。

他們完全不需要自己來建造艦隊,他們可以把這一切交給那個叫做白鐵王國的新秀國家。

而他們只需要不停的苦練他們的海軍隊伍,這會極大縮短他們建立強大海軍的時間。

想到這裡,伊麗莎白女王不由得有些興奮,畢竟誰能夠拒絕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呢。

對於一個野心幾乎要噴薄而出的帝國而言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甚至和英、法、西班牙等國抗衡,毫無疑問是極具誘惑力的,這種誘惑力是任何一個有野心的君主都不會拒絕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