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子、買車、買田,這些都是對未來的一種投資。
人們希望花一些代價來換來更美好的物質生活,可是這種物質生活隨時都會發生改變,都會有一定的風險。
不管是哪一塊兒,只要是跟金錢相關的,都會有相對應的風險。
結婚會伴隨著離婚?生兒育女會伴隨著子女出現重大的教育問題而導致整個家庭的支離破碎,買房子同樣也會貶值和相對應的房屋的質量以及瑣碎的事物的牽絆。
這世上還沒有哪個人可以真正的完全脫離這種市場經濟活動,唯獨那些方外之人,可就算那些方外位之人也免不了為那些他們信仰的那些神裝修裝修殿宇,增加香火,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錢,可凡是離不開錢,自然也就離不開風險。
在阮梅看來,錢可以解決問題,甚至是挽救生命,可是曾雲風知道,錢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就像是她的先天性心臟病。
在當前這個時代,就算是把曾雲風的錢全部花光,也並不一定完全能夠肯定治好她這種病。
在香江這個當今金錢至上的社會里,很多東西都可以用金錢衡量,從1973年的股市狂熱之後,人們雖然受到了股市受挫的重創,可是人們對股市的熱情依然不減,畢竟沒有誰不想一夜暴富。
很多人在香江的股市裡賺的盆滿缽滿,更多人是在裡面則是輸得傾家蕩產,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句話很多人都知道,可轉眼之間就丟到九霄雲外,在外面轉了一圈,又重新回到這裡。
現在很多社會問題都被轉嫁了,一次又一次轉嫁之後,改變了社會表面上的屬性,也讓很多人根本看不到社會問題實際的本質,而且很多人也根本不想看到這其中的真正的痛點在哪裡?
很多風險也都被掩蓋了,所謂的一些經濟學理論,繞來繞去,繞來繞去,把這些普通民眾的眼睛都遮住了,經濟規律背後的潛規則很簡單那就是人心。
不管是那些國際炒家也好,還是那些股市的金融大鱷也罷,他們自己本體的體量相對於整個股市或者說更多的民眾的財富而言真的屬於滄海一粟,可是他們就是能夠調動民眾的情緒,調動那些入市之人的情緒。
讓民眾隨著他們的浪潮,翻湧翻起,隨著他們所指的方向遊走,這才是這些金融大鱷,乃至於國際炒家真正面目。
可是大多數民眾是盲目從眾的,他們就像是一大群沙丁魚,被其中的一些帶著到處跑,看起來聲勢浩大摧毀力驚人,可是他們自己基本上沒有什麼方向,誰能抓住引導他們方向的力量,誰就可以從中漁利。
現實其實很殘酷,大多數人智商也罷,資源也罷,所能佔到的高度和格局也罷,他們所能見到的也許真的只是一方井口大的小天地,看不到太多,也看不到太遠,所以經常被人利用。
小富即安的這種想法,也往往都是一種奢望,這種奢望的基礎建立在和平穩定的大環境之下,一旦掀起風浪,小富即安這種想法的人很快就會被滌盪的,一點都不剩。
在巨大的金融危機和金融海嘯之下,最先破產的都是這些小富即安之人,船小了,怎麼掙扎都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