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個社會中,無數的年輕人蜂擁道中部城市,東部城市,而西部城市的人口規模在漸漸萎縮,很多年輕的孩子從自己的家鄉出去讀書大學畢業之後,他們再也不想回到自己貧窮的家鄉,不想回到家鄉繼續做建設,搞建設。
這些讀書人深深知道,自己是怎麼走出來的,他們自認沒有能力改變現狀,可也沒有誰願意自己子女繼續過自己原先這樣的苦日子,要父母享受教育醫療的不平等。
有些病不是大城市就看不好,有些學校不是相應的房產證明上不了,有些房子不是相應的戶籍買不了,他們有選擇嗎,答案是沒有,現實把他們一步步推到了大城市,就像是羊吃人運動。
即使買不起房子,這些年輕人他們也願意苦熬,等待那一絲絲的機會,即使像是被佃戶一樣被房東盤剝,忍受今天漲明天漲,就是工資不漲的殘酷現實,他們也不願意回到老家。
無他,家鄉已經沒有他們的位置了,學的東西無法學以致用,給的待遇更讓他無法接受,婚姻和子女逼他走進城市,離開大山,他們沒得選,即使壓上兩個家庭的一切,他們也要選擇在城市定居。
而家鄉的人口結構慢慢的開始轉變,老人越來越多,年輕人越來越少,一代又一代,漸漸當地就會變成無人的荒蕪大地,這個時候發達反哺不發達,卻是杯水車薪,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
家鄉當地的土地並不貧瘠,只不過相對產出較低,穀賤傷農,家裡分的地種一年能不能養活一家子很難說。
當地的企業漸漸匱乏,當地的學校變得稀少,因為沒有人中小學開始並校,越來越留不住人,越來越沒有人,越來越沒辦法辦企業,企業來了又走,只為了廉價的勞動力,可是勞動力已經不在了,他們選擇去了更好待遇的地方,可是沒有人能夠去指責那些年輕人,因為他們的選擇對於他們貧困的家庭而言至少沒有錯,沒人能指責他們追求幸福生活。
漸漸的變成了東部城市頻頻從不發達地區源源不斷的抽血,而這正是國家搞中西部開發的原因,國家的每一個地方的衰敗都會帶來整體的衰敗,不會有例外。
在有些人享受國家最優渥條件卻在肆意紙醉金迷的時候,這些在黃沙之中與天地作鬥爭的人群還有人記起他們嗎,這些種蔬菜種糧食,種樹木,治理河流山川守護邊疆大地的人,還有幾個人記得,很多人只會說農村人,土包子,窮酸。
我的錢是我自己掙來的,我愛浪費,你們管不著。
可是每個人的錢真的是自己完全靠自己掙來的嗎,真的有相應的能力掌握這樣的社會財富嗎,而自己對社會國家的貢獻究竟有多少,是不是寥寥無幾,有人會反思嗎!
不會,便宜能佔到就好,佔不到就要罵,這好像才是常態。
還有多少人能夠撿起初心,找到曾經的抱負,現實是沒有幾個的,即使有些人做了也被指責作秀,捫心自問,那清澈的人心現今還在嗎!
人類就是一個社會性群體,在沒有人的基礎之下,沒有任何社會行動和社會行為能夠繼續下去。一個地方最終如果沒有人,只會帶來經濟衰敗和產業倒退,最後城市城鎮就會漸漸消失,土地會歸還給大自然,一切塵歸塵土歸土。
就如很多單位開發某種礦業或產業而建立的工業小鎮,在某個礦業和產業的資源被挖掘乾淨之後,這個礦業小鎮就漸漸荒蕪,然後變成了了無人煙,即使在那裡建造的各種建築樓層甚至設施裝置以及醫院學校的設施還很完全,可是隻要沒有了人,很快那裡都會變成一片鬼域,遍佈荒草,不會有列外,這就是現實。
人心是不是在慢慢變壞?人心有的時候真的是在那裡因為虛榮,因為浮躁,因為金錢,因為尊嚴在變化,也因為好多好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