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樂城。南陽的一處軍事重鎮。
作為邊境,南陽在此與北方的對峙一直未曾結束,但是這些年一直維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未曾有人膽敢打破。
可是這兩年摩擦不斷,主要是北齊當年被先帝趕出現在的南陽,可先帝駕崩,新帝繼位,這對一直在征服的北齊來說,永遠是一個機會。
最關鍵的,最近聽說,南陽的蔣正豪,兵敗建遠,據探子回報,現在的南陽皇帝甚是大怒,朝堂也沒人敢為蔣辯言,一時間,大有頹傾之勢。
居樂城,以前叫朝樂,曾是北齊的糧草重鎮,就是南陽一舉北進,攻下居樂,才使得北齊再無戰爭之能力。而當時率軍進犯的,正是蔣正豪。調虎離山,大縱深,後方包圍,讓當時未來得及反應的北齊前線軍隊損失慘重。而後朝樂被佔,南陽先帝親自命名居樂,也是讓百姓能認可統治,居住安樂之意。北齊回撤,南陽不習北方,故而終止,雙方和談至今。
但近期來看,此處近期劍拔弩張起來。
居樂城外方圓五十里未有合適駐紮之地,所以一直北齊也並未見軍隊。但今日一早,城內探子來報,北齊有一隻部隊曲線行進,借練兵為由,據居樂已不足三十里。探子還報,粗略估計,部隊編制整齊,似有大規模攻城部隊,預估有近十萬。
城內守軍將軍府。目前守城的將軍名李勻風,人如其名,溫文儒雅。但骨子裡委實是一個殺神。此前為蔣正豪左路軍前部正印先鋒,後率先破城,據說有屠城之舉。蔣與其傳不合已久,軍隊進城,李即被削職關押,後聖上恩典,大赦天下,李重歸自由身,但也努力只是在軍隊混個末位百夫長。
新帝登基後,居樂多有摩擦,新帝乾綱獨斷,兩年提多級,李歷經百夫長,萬夫長,守城都尉,直至守城將軍,加兵部侍郎,統兵兩萬餘,鎮守這座人口破百萬的農業軍事重鎮。坊間傳聞,新帝就是看中李與蔣頗有間隙。而與之對應的,蔣幾年間,從兵部尚書,徵北大將軍,一路降至都尉。兩人之上下,令人唏噓。
城內,李正與謀士先鋒在中軍堂議事,居樂城太守名張守一。此處未有總督監管,基本李勻風一人獨大。
“李帥,我等建議趁早打算,末將願領軍打頭,給我三千騎兵,我可去取敵將首級。”
“莫要如此呱噪,虛實未名,而且你也是老兵了,北齊不比其他。汝等莫要自大,這些年太平日子過多了,不能輕敵。我知道你們都憋壞了,但是不準再有此類話語,否則我的脾氣你們是知道的。”
“李帥,守一這裡有兩句話說一下,咱們居樂雖然大,但是咱們這裡人員混雜,萬一敵軍扣城,我們很有可能會有內亂,李帥還是早做打算,及時讓朝堂給個計劃啊。”
李勻風看了一眼張守一,略有鄙夷,但一閃而逝,旋即說到“太守不必擔心,勻風雖然武行出身,但卻也不是不懂經營之輩。探報已經查明,敵軍不過十萬,主力不足八萬,而我將士近三萬,上下一心,守此城綽綽有餘。城內治安太守多操心,若實在不幸,勻風可派軍衛協助。”
“哈哈哈,那倒不必,目前衙門還是沒問題。我只是擔心…….”
不待他說完,李勻風便又說道“劉成,你今天上城,日夜守在那裡。讓將士做好準備,張袞,你親自帶五十人出去一趟,務必探清周圍,看是否敵人仍有援兵。太守大人,我已經上報朝廷,我需要你幫忙做好城內保障。若真有戰端,按南陽例,我的部隊要接管居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