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新年開朝第一次朝會,是何原因啊?”太后隨手拿起身邊的一盞茶,不急不慢地問道。
康桂子看了眼王嬙低聲回道:“昨日上元節,民間歷來有放燈祈福的習慣……”
“撿重點來說,這些習俗哀家都曉得。”
康桂子忙回道:“是,昨日夜間,太傅蕭望之大人在長安河放了六條蟒蛇河燈,說是為西北戰事和王爺平安得勝回朝祈福。”
太后點了點頭道:“嗯,此事哀家也聽說了,確實是好事一件。就是這蕭望之也該知道,龍是皇帝的象徵,那蟒蛇是太子的象徵,他這麼大張旗鼓的,有失妥當。這讓太子怎麼想,皇后怎麼想!不過這件事哀家問過皇上,倒也是他允了的,難不成還有人拿此事來做文章不成?”
龍是皇帝象徵王嬙是知道的,皇帝的衣服也稱龍袍,可蟒蛇是太子的象徵她是萬萬沒有想到過,可蕭望之作為太傅、關內侯,他不可能不知道的,他既然知道為何還要這麼做?
而漢元帝又為何會允了的?或者難道此事本就是皇上暗許的?雖然太子對此沒有異議,可別人呢?朝堂上的任何一點風吹朝動,到了民間,到了大臣中間都有可能會引起軒然大波。
況且是整個長安城的百姓都看到了的。
劉康不在長安,是蕭望之被人利用了,還是皇帝在謀劃什麼?
王嬙的後背冒出陣陣冷汗,如果事情真是她想的那樣,那這場大火燒得就很蹊蹺了。
康桂子再不敢耽擱,忙細細把今日朝堂上大司馬史高如何將昨夜太子太傅、御史大夫蕭望之怎麼鼓動京城人心,在長安河裡放了多少河燈,又是如何引燃了岸邊枯草,最後波及到落葉村,導致近百人喪命呈報給皇上。皇上當即勃然大怒,開朝第一件事不是喜事,竟是百餘條人命的大事,皇上立即就讓侍衛當場就拿下了蕭大人,將他投入長安獄中等等全部稟報給了太后。
雖已聽過一遍,但再聽康老公公說一遍,王嬙的心仍是咚咚咚地跳得極為厲害,彷彿要跳出嗓子眼,隱於袖中的雙手早已緊緊地拽在一起,臉色泛白。
她原本以為歷史的一切早都已註定,她作為一個來自兩千多年前的靈魂,所以,這半年多時間以來,她一直都是以旁觀者的視角去看待這一切。
以為任何事情的發展她總可以將自己置之身外的,然而她終歸是錯了,她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面對事態的變化,面對她所在乎的人又怎麼可能無動於衷呢,而且上百條人命,都是鮮紅的生命啊。
不禁想起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每每看到電視上那些觸目驚心的畫面時,她都會哭得稀里嘩啦。
不同的是,那時的她可以放聲大哭,可以趴在床上,地上,家中任何地方她想怎麼樣都可以。而此刻的她卻只能默默落淚,讓眼睛浸溼自己的雙臉,矇住自己的雙眼,連身子也不敢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