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我來的時候發現了個問題。”蘇任等崔久明把話說完,便道:“咱們的江蘇城就這麼二十幾萬人,即便日後增加人口也不會太多,既然咱們準備將江蘇城建成一個大市場,憑二十幾萬人恐怕消耗不了天下貨物,所以江蘇城不能只為周邊的百姓服務,要建成南北通商的咽喉。”
“既然要做咽喉,那就得暢通,南來北往的各種客商很多,貨物需要進進出出,但是咱們的路實在不怎麼樣,等城建好,修路勢在必行,別的地方我不管,咱們江蘇地界的道路要是天下最好走的,青磚鋪路不現實,石頭路還是可以的,路要寬,要直,無論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客商在進入我們江蘇後,就要讓他覺得在這裡交易最方便。”
“我的建議是,南北、東西必須修四條並行的道路,至少需要四輛馬車並行,全部用石板鋪設,從最南到最北,從最東到最西,當然江蘇城必須是這些路上的一個站點,諸位覺得呢,”
崔久明一皺眉:“那可就花費巨大了。”
“不僅僅是路,還要造船,既然臨著淮河與大江,水運決不能少,陸路與水路並行,而且沿途的風景得好,要讓來到我們江蘇的客商既能把生意做了,還要有好心情,這樣他們就會經常來,咱們收的商稅也會多。”
“哦,說起商稅,得儘快擬定出來個標準,什麼樣的貨物怎麼收稅得提前做,到時候再想就晚了,老崔,這件事也得抓緊,看架勢最遲明年六月左右城就能建好,或許更早就會有客商來,不能讓人家笑話。”
崔久明點點頭:“明白,這件事我會親自督促。”
韓慶沒說一句話,一直在旁邊聽著。以他的秉性,很不想與這些商賈打交道,但是他已經是蘇任的幕僚,那就得多瞭解蘇任身邊的一切事情。足足聽了一下午,韓慶被蘇任所想所謀驚到了。蘇任要江淮這地方並非替朝廷安置越人,而是為他的商賈帝國打基礎。
江蘇只是其一,聽蘇任話中的意思將來蜀中、長安、洛陽、鄴城等地都有了蘇任的地盤,他便能將這些點聯絡起來。到那時蘇任可以自豪的說大漢朝他最富有,富可敵國絕不是一句空話。只要蘇任稍稍動動手,或許整個大漢都要跟著遭殃。韓慶越想越不敢往下想,他要重新給蘇任定位。蘇任這個人的野心比他想象的要大很多。
用筷子敲敲碗邊:“韓先生,想什麼呢,”
韓慶連忙搖頭,低頭吃飯。
“想的那麼出神,臉上的表情變化的很豐富,是不是覺得哪裡不對,”
韓慶望了蘇任好一會,深吸一口氣,起身對蘇任施禮:“先生,可否告訴在下,您的最終目標是什麼,”
蘇任一愣:“什麼最終目標,”
“下午,先生言江蘇只是其一,將來還會在各地建立更多的如江蘇一樣的商城,在下思量良久,覺得到最後先生只有反叛一條路可走,即便先生不想反叛,控制天下商賈,幾乎控制了大漢的半邊天,到那時候陛下恐怕也不會放過先生。”
“反叛,”蘇任搖頭:“我可從來沒想過。”蘇任對韓慶招招手,神秘兮兮的笑笑:“你可知陛下在我的江蘇投了多少錢,”
“陛下,,”
蘇任沒有繼續說,示意韓慶坐下吃飯。這時候韓慶還怎麼吃的下去,他似乎抓住了什麼,卻又覺得蘇任的話不能讓人信服,直勾勾的看著蘇任。
蘇任無奈道:“算了,都告訴你吧,這江蘇城有一半是陛下的,我和其他人只佔了一半,陛下才是最大的股東,即便是將來控制天下商賈,那也是陛下,我們充其量就是個跑腿的而已,明白沒有,”
見韓慶還是一臉茫然,蘇任接著解釋道:“對匈奴用兵,要花錢;震懾諸侯,要花錢;安撫百姓,還要花錢,經過文景二帝,朝廷雖然有些積蓄,卻不能坐吃山空吧,我便給陛下出了個注意,長安太學的事情不知道韓先生聽說過沒有,”
韓慶木訥的點點頭。
“那就是一種嘗試,江蘇才是動真格的,現在明白了吧,”
韓慶愣愣的站在那裡,內心的驚訝讓他無法動彈。蘇任也沒有理會他,只顧低頭吃飯。將最後一口飯撥進嘴裡,蘇任收拾自己的碗碟,臨出門的時候突然停住了腳,轉頭對韓慶道:“這件事目前就我和陛下知道,你是第三個人,明白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