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律非常限制大漢的官吏,雖然大漢朝發生叛亂的全都是他們劉家自己人,但是自劉邦開始,每一個皇帝都對身邊的人看管的很嚴。按照大漢律,不同等級的官吏,有不同的侍衛數量。最高階的丞相,不過一百二十人,越往下越少,到了郡縣,就不允許有任何私衛。
除了護衛人數,還有兵甲數量,也在限制範圍之內。大漢屬於從青銅武器朝著鐵質武器的轉變階段,對鐵的管制非常嚴格。一般來說,除了皇帝親衛,很少有人敢用鐵打造兵器。史書記載,降候周亞夫的兒子周陽見其父年老,就偷偷買了五百甲盾,準備在周亞夫去世時發喪使用。誰料遭人舉報,景帝立刻忘了周亞夫的大功,下令廷尉審訊,最後周亞夫死於獄。
周亞夫是降候周勃的兒子,也算是大漢開國功臣之後,僅僅為了五百副兵甲被殺,足見大漢皇帝對手下諸將的管控有多麼嚴格。可是,自景帝駕崩之後,皇親國戚和各家侯爵又有了死灰復燃的徵兆,不少人都私自增加護衛人數,打造兵甲,劉徹剛剛登基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對蘇任的話,劉徹也是無奈,近乎辯駁道:“這有何奇怪,皇親國戚仗著自己有權有錢,收攏長安的地痞和豪強為其所用,一百人不算多!”
蘇任沒說什麼,只是笑笑:“陛下可見過砍樹?樵夫在砍樹之前,先要去其枝葉,然後才將大樹連根砍斷,最後拿來鎬頭,將樹根挖出,這樣做過之後,即便十年幾十年,甚至從今往後,那株大樹就再也不可能長起來了!”
劉徹是聰明人,蘇任的話他一聽就明白:“你的意思是……?”
“砍其枝葉,斷其臂膀,將各家的護衛和兵甲全部查清,就算他們有所異動,手裡無兵無甲也是枉然!”
東方朔皺起眉頭,他不得不佩服蘇任的遠見:“只是,這樣做是不是太慢了些?若是那些人反撲,我們又該如何應對,特別是館陶公主,有太皇太后在,不好辦!”
蘇任笑笑:“說句大不敬的話,陛下如今最怕的不應該是太皇太后,而是那些皇親國戚,太皇太后年邁,陛下不過少年,就算太皇太后能活百歲,陛下不過多隱忍幾年,若是那些皇親國戚勢力鞏固,恐怕今後陛下都會在那些人的陰影籠罩一下。”
“此次衛青被襲擊事件,正好給了陛下一個機會,利用這個機會,將三輔之地的豪強一打盡,先斷了皇親國戚的手腳,然後在一點點收拾,直到連根拔起,不但陛下可以全無障礙,就算是日後我大漢諸位皇帝,也會對陛下感恩戴德。”
劉徹點點頭:“辦法雖好,長安的豪強不知凡幾,自不能一概而論,不讓他們在長安,讓他們去哪?”
“茂陵!”東方朔忽然說道:“茂陵乃是陛下百年之後的寢宮,現如今正在修建,缺少人手,可將那些人徙往茂陵,嚴加看管,讓他們贖罪!”
“這些人依附權貴,不思生產,卻榨取長安百姓,過著錦衣玉食的日子,若陛下將這些人全都弄到茂陵替陛下修建冥宮,長安百姓也會拍手稱快,東方先生這個地方選的好!”蘇任看了東方朔一眼,佩服這傢伙的機智。
劉徹思量半天:“事情雖好,卻也難辦,既然你們說那些豪強依附權貴,朕要動他們,他們自然會找權貴幫忙,此事若是被太皇太后知道了,恐怕朕也無能為力!”
蘇任笑了笑:“事在人為,陛下應該有信心,只要這些豪強的惡行在長安城散佈出去,就算太皇太后想要阻止,也得考慮民意,陛下千萬不要小看百姓的力量。”
“何解?”劉徹知道蘇任是利用民意的高手,上一次為了自保,將館陶公主拖下水,若不是太皇太后一力頂著,館陶公主的日子絕對不會好過。這一次蘇任又提到了民意,劉徹就知道這傢伙的手很黑。
“我給陛下推薦一個人,只要陛下吩咐的事情,他一定會照辦,就算死也不會對陛下有任何怨言。”
“哦!還有如此忠心之人?”
蘇任點點頭:“烏木崖不知道陛下聽說過沒有?”
劉徹心裡咯噔一下,這可是大漢的最高機密,別說外界,就算在宮裡也沒有幾個人知道。若要細細數一數,一隻手都能數清楚。劉徹本想搖頭,最後卻點點頭。
蘇任道:“此人當年隨他父親被指派到僰地,一晃十幾年,僰人幾年前被微臣收服,安置在蜀郡,此人的任務也算完成,此人便是烏木崖的後裔,跟著微臣一起來到長安,只是沒有機會,暫住微臣府上,今日陛下有大事相托,微臣以為此人合適!”
東方朔不知其奧秘,自然不敢亂插話。聽著蘇任和劉徹說最隱秘的事,東方朔心裡激動,既然皇帝沒把自己趕出去,那就說明從現在起自己就是皇帝的親信了。
“可是此次救援衛青,立下大功的冷峻?”
蘇任搖搖頭:“雖然不是冷峻,也參與了救援衛青的事情,此人名叫蘇凱,陛下可讓人查一下檔案,此人的父親蘇定定在其,當年微臣在元山與那些盜匪打交道的時候,多虧蘇凱鼎力相助,才成就了羌地的商路,微臣以腦袋保證,蘇凱絕對對陛下忠心耿耿,臣多次拉攏都無功而返!”
“哈哈哈……”劉徹大笑:“朕的人你都想拉攏,是想要試試朕的寶劍是否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