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按照規則來,柳青個人掏腰包支援天元傳媒的也不少,不能計算得那麼清楚。
接下來大家集思廣益,討論了應該怎樣做公益宣傳。
那些簽約主播也都貢獻了自己的想法。
有一些構思挺幼稚的,有的甚至很明顯的就是抄的別人的文案構思,但是抄文案不要緊,目前而言,幾個短影片平臺對文案抄襲這種東西都不重視,哪怕到了兩年後,一線主播們拍的短影片都經常抄文案。
幼稚也不要緊,和這個平臺的主要使用者群體鑑賞能力並不衝突。
在這一場會議上,柳青給他們的任務就是多瞭解流行性傳染病的預防知識,特別是呼吸道傳染病這方面的。
重點要了解的是零三年的那一場疫情和現在米國的流感以及電子煙肺炎。
現在做這些,也許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但能夠起到一點作用,就是一點作用。
做了總比沒做好。
而且,做了這些,現在的人看不到做這些的意義,等事情發生之後,回頭來看,就會有著不同的感受,會認為天元傳媒是一個有著很濃的社會責任感的新媒體公司,傳播的也是正能量。
對於塑造公司形象,有著很大的幫助。
對於塑造柳青的個人形象,也有著很大的幫助。
一個好的形象代表著什麼,柳青很明白。
哪怕上一世的他不關心那些商業上的東西,至少也知道某一家國產品牌因為在洪災中大額捐獻而被眾多消費者不理性消費的事情,可以說是一舉塑造神格。
能夠打造這麼一個形象,一百萬的推廣費用不高。
甚至一千萬的推廣費用都不高。
做得好不好是一回事,有沒有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在會上,他明確的表示:“社會責任感,是我們公司文化裡必須要有的東西,我希望你們的理解不只是口頭上的,還要深入到行動中去。這一百萬的推廣費用,只是第一期,以後還會有更多的推廣資源。我希望你們多用點心,搞好這一塊。”
公司這些賬號做公益內容,柳青掏錢給他們做推廣,看上去他們沒有直接的商業利益,還得要辛苦的收集材料做內容。
可是,在給他們做的內容做推廣的同時,也是給他們的賬號帶來流量,這個流量同樣是可以變現的,可以讓他們在別的方面獲得經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