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明來這家口罩廠之前就在賀蘭省一家口罩廠當過副廠長,在這家口罩廠也當了一兩年的廠長,對這些東西都很熟悉,提出了很多意見。
如果沒有他,柳青那絕對是兩眼一抹黑,只能聽著別人忽悠,冤枉錢要花不少。
他對於廠房和倉庫使用年限的要求並不是特別的高,反正也沒準備做什麼百年企業,能夠用上一兩年就可以了。
——其實他不好意思說的是,能夠用上一年都可以了。
但必須要合格,能夠安全的儲藏那些原材料以及生產出來的口罩。
然後時間要快。
要保質保量的完成任務。
最後對方就他提出來的各種要求,給出了一個報價,承諾在兩個月時間裡完成任務,工程款的支付模式也有了一個詳細的說明。
那個價位在柳青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
不過他沒有給出承諾,只表示自己還會考慮一下,三天之內給答覆。
中午留著在村頭的一飯店吃了一頓飯,對方就離開了。
下午一點多,約定的另外一個施工團隊的頭兒也來了。
差不多是重複上午的流程。
不一樣的是,有了上午現學的經驗,下午面對對方的時候,柳青侃侃而談,表現得像一個內行,給對方的感覺,這就是一個不好糊弄的人。
最後報出來的價格,比上午的那個還要優惠了一些。
不過也沒有太多的優惠,畢竟還是要賺錢的。
柳青同樣的沒有馬上給答覆。
送走那一位後,又和馬國明討論了半個小時,期間還跟秦昆打電話聊了一會兒,瞭解一下他介紹的那兩個人的信譽。
最後決定,就讓下午來的那個做這個專案。
馬國明這個廠長,當然要負起監督的責任。
馬國明還提到了一件事情,他跟以前在這口罩廠上班的那些工人都打了電話,說出了現在工廠的待遇,已經有十幾個工人表示會在半個月內辦妥離職手續來這裡上班。
還有一些暫時處在觀望態度,沒有答應,但也沒有明確的拒絕,只表示要考慮一下。
要達到柳青所要求的生產規模,還需要在社會上招聘一批工人。
當然,口罩機也要再購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