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芷萱和那邊的人核對了賬目,沒有什麼問題,然後柳青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市裡的人撤走,天元口罩廠算是完完全全的到了柳青的手上。
還沒有離開口罩廠,柳青就給秦昆打了一個電話,讓他在帶貨的時候加大口罩的投放。
以前一場大型帶貨投入一兩千萬個口罩來導流,另外六個獨立帶貨主播一場帶貨只投入幾百萬個。
現在,全部產能都在他們手上,一天能夠生成一千多萬個口罩,一個星期生產的口罩總數過億,那得趕緊銷售出去。
現在是後疫情時代,口罩這玩意兒可不能像以前一樣囤著,越囤越貶值。
只有趁著能夠銷售出去,趕緊銷售出去。
——當然,最重要的不是把口罩銷售出去,只要他們願意銷售,三毛九一個的出廠價,多的是銷售商來提貨,有多少能銷多少出去。
主要還是利用現在口罩能夠帶來的流量,把直播帶貨這一塊做好做大。
現在天元傳媒已經成為了公認的痘印最會帶貨的公司,一次又一次破億的銷售額,讓商家看到了他們的價值,讓他們擁有了更大的議價權。
而這個議價權,給粉絲們帶來的優勢實實在在的優惠,又培養出了大量的購物粉。
現在天元傳媒秦昆建立起來的帶貨賬號,已經擁有了一千多萬粉絲,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購物粉,專門為了買便宜優惠的貨品關注的。
這個流量是不是口罩帶來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能力將帶來的流量留下來,成為自己忠實的購物。
目前來看,天元傳媒做得還是不錯的。
按照柳青對疫情的記憶,對口罩價格的記憶,這一波流量最多還可以吃一個月。
那就需要在這一個月裡面加大流量的引進,跟更多的一線品牌合作,在粉絲心目中樹立起一個天元傳媒所帶貨品質優價廉的印象。
哪怕產能已經收回來了,可是生產出來的所有的口罩,還是會全部放在網上銷售。
柳青也算是明白了,再低的價格給那些銷售商,他們還是會賣出符合這個市場的價格來,怎樣做要求都沒有處。
還不如拿在網上自己銷售,給自己做流量,讓粉絲們也能獲得好處。
這就是雙贏。
秦昆對這樣的決定當然是歡迎的。
接到這個電話之後,就給公司相關的人派發了任務,特別是那六個獨立帶貨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