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姬是在為司馬炎求情。
若是大漢統一,司馬炎這個晉國太子的下場不會好。
王元姬現在又是獻身,又是提議遊說匈奴,目的就是想讓劉封放司馬炎一馬。
“元姬,司馬炎人在幽州,若是以後肯改姓王氏,並歸我大漢,朕就留他一命,你看如何?”劉封朝著王元姬笑了笑,說出司馬炎的安置事宜。
改姓王。
不再姓司馬。
司馬炎身上的司馬家族標籤,就會慢慢的澹去,等到司馬炎死後,他的子孫皆以王姓,絕大多數的子弟不會去想,複姓司馬行那謀逆之舉。
當然,若是有慕容復那樣的野心家,想要行復闢之事,最後的結果除了身死族滅之外,不會有其他的波瀾。
這是後話。
劉封現在主要是先穩住王元姬,讓她為大漢出力,其他的事情,可留待以後再說。
王元姬聽到劉封親口承諾,心中歡喜之極,能夠保下司馬炎,對她來說,也是盡了一個母親的本份,至於以後司馬炎會不會作死,那就不是她所能管的了。
安撫好了王元姬之後,劉封即著手準備東渡黃河,奔襲離石的計劃。
從王元姬的情報來看,司馬昭、劉豹在離石狩獵的目的,很有可能是佈下陷阱,等著漢軍自投羅網。
對這個可能性,劉封心有意料,不過,他也另有妙計。
呼延氏這裡,是一招暗棋。
文鴦、周處的先遣軍,是一招明棋。
除了這兩招之外,劉封還給司馬昭準備了另外一道菜。
來而不往非禮也。
既然司馬昭敢冒險從南北兩線調兵,那劉封也不介意,在晉國最為薄弱的地方捅上一刀子,比如雁門郡的平城。
姜維與王頎的對決,本來姜維就佔了上風。
這一回,王頎的精幹主力又被抽調了不少,守衛雁門郡的力量更加的薄弱,在此情形下,姜維只需要再用力推一把,幷州北線的長城就要倒了。
“來人,從中軍再調將軍柳隱,領精兵一萬,增援伯約,告訴柳休然,到了雁門關,聽從姜伯約號令。”
劉封回到孟門津後,即向陳壽下達新的作戰命令。
柳隱年已五旬,算是漢軍中的一員老將,但他的軍功卻不算多,這主要是柳隱為人持穩,平素也不擅與人爭搶,所以,在領受任務時,多半擔任後方駐守的費力不討好閒職,這一次,劉封將柳隱調往雁門一線,也是想借用這員老將的威望和沉穩,給喜歡冒進的姜維穩一穩後方。
安排好姜維之後,劉封也不再怠慢,徑直下令中軍渡河,在黃河東岸的柳林一帶建立營壘,以此作為繼續東進的橋頭堡。
接下來,司馬昭什麼時候在離石城外出現,就是劉封真正決策是否突襲的時候。
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