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女皆有用處,劉封也就厚著臉皮留了她們下來。
反正,以他現在的身份,也不需要親上戰場,關銀屏等人在左右,安全上能夠得到保證,當然,要是軍情確實危險了,劉封也會提前讓她們回渡黃河,留在高奴漢國境內暫歇。
就在劉封行軍至高奴的同時,在幷州北部的美稷、九原方向,漢軍大將姜維領軍二萬,以誘敵深入之計,在野戰中擊敗了宇文鮮卑東部大人宇文莫槐,先鋒將趙廣在衝陣之時,陣斬宇文莫槐。
士氣大振的姜維軍隨著包圍美稷城,趙廣再接再勵,挑選了二千精兵攀雲梯登上夯土城垣,與晉胡聯軍激戰。
守衛美稷的晉將王頎是司馬懿北征公孫度時的舊部,曾經在遼東戰場上立下戰功,後被提拔為樂浪郡太守。
司馬昭登基之後,將王頎從北方幽州調至幷州北部,啟用他來抵擋姜維軍的進攻。
王頎的能力其實還行,在魏晉將領中,屬於二流水準,也就是牽弘那一個層級,但關鍵是他這一次的對手姜維實在太強大。
姜維用兵擅行險,在歷史上大勝大敗是他的標誌。
而之所以大勝,是因為姜維經常制定冒險的賭博式策略,要是對手沒有提前預料,姜維就能出奇不意將對手殺得大敗。
要是對手早有預料,那姜維沒有預備好後路,只能遭遇一場慘敗。
好在,這只是歷史表現,並不代表姜維現在還是這樣,在劉封給予了足夠的兵力前提下,姜維用兵也更加的遊刃有餘。
在擊敗了宇文莫槐之後,姜統分又領軍直撲美稷,王頎本就不是姜維的對手,只是靠著城垣和宇文鮮卑部落的增援苦苦支撐。
等到宇文鮮卑敗走,王頎堅守美稷城三日之後,無奈的只能放棄守城,率領殘兵敗將逃回雁門郡平城一帶,藉著雁門關的有利地形再作抵抗。
姜維在北部獲得大勝,讓劉封很是高興。
他的四面埋伏,圍攻幷州的策略,正在一步步的實施,只要套在司馬昭脖子上的繩索漸漸拉緊,他相信,司馬昭總會露出破綻來。
十月上。
關於司馬昭到離石會盟的確切訊息,一個接一個的傳來,開始時還是隱隱約約不確定,等到劉封到達高奴對岸的孟門津渡口時,漢軍斥候終於確認,司馬昭、劉豹確實已在離石的匈奴左部駐地。
王頎的大敗,讓司馬昭別無其他的選擇。
他只能採納郭槐提議的離石誘敵之策,為了讓劉封上當中計,司馬昭也是豁出去了,頻頻在離石的匈奴左部駐地現身。
離石距離高奴孟門津渡口,不到三十里,渡過黃河之後,一個時辰就能到達,得知這個重要的情報,劉封隨即在孟門津召開緊急軍議,商討下一步的用兵策略。
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