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師被驚住了,想要勸一勸郭槐,但剛一張口,又被郭槐給堵住了。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下定了決心的郭槐向司馬師提議,到了長安之後,就先把郭太后給軟禁起來,然後再想辦法架空伯父郭淮,扶持父親郭配上位。
這樣一來,太原郭氏的子弟,就能漸漸為司馬氏所用,而等到郭槐和司馬師的兒子生下來,司馬、郭氏徹底融為一體,再等到奪了那小兒皇帝曹芳的皇位,這大魏就是司馬家的了。
郭槐的魄力很大,聯想很豐富,身為司馬太尉府的少夫人,她已經開始憧憬當上皇后、當上太后的那一天了。
這新婚嬌妻志向如此遠大,讓司馬師也沒有料到,他忽然覺得,娶這個郭家的女人,好像並不是怎麼妥當。
——
十月十二日。
就在郭淮忙於應對四路蜀軍進攻、司馬師在潼關一帶登岸時,劉封突然率領王平、句扶兩部人馬殺出斜谷,一舉擊破魏軍留守谷口的三千郡兵,築營於當年諸葛亮病逝的五丈原。
有五丈塬在手上,劉封就能先以臺塬為據點,對周圍渭水平原的糧秣進行收割,保證基本的糧秣供應,這是長久駐守關中的急所。
蜀漢軍中,參軍楊戲、周群等人對此頗有異議,認為五丈原這個地方,曾經是漢軍北伐大敗的地方,不吉利。
漢軍中的領軍將領,如王平等人,對劉封的這一舉動倒非常讚賞。
當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出兵北伐,就是想採取取敵之糧的策略,只不過,後來諸葛亮又考慮到關中的民心歸屬,沒有派出軍隊去百姓處取糧。
這個看起來婦人之仁的決定,最後讓諸葛亮坐困五丈原,失去了迴旋的餘地。沒有足夠的糧秣,又要孤軍面對司馬懿、郭淮的夾擊,諸葛亮這次北伐的結果已經註定。
劉封從褒斜谷道出現,衝破斜谷的阻擋,突入關中,威脅長安,引發魏國上下巨大震動。
徵西將軍郭淮得知後方敗報,心知自己中了劉封聲東擊西的計策,在忙亂之中,郭淮一面令胡遵繼續死守街亭,一面緊急徵調劉豹的匈奴騎兵前往郿縣,先擋住蜀軍進軍長安的路線。
與此同時,郭淮帶著郭統,從安定郡走北地郡的秦直道,策馬狂奔回趕,僅用了二天時間到達灞橋。
等看到長安城頭依舊飄揚的大魏旗幟時,郭淮眼前一黑,差一點從馬背上滾落下來。
郭淮的迴轉,讓長安動盪的局面暫時穩定下來。但郭淮人回來了,手裡還是空空蕩蕩,沒有多少軍隊。
安定胡遵一部就不說了,獨擋姜維已是不易,陳倉那裡,孫禮在魏延的壓力下,也動彈不得,剩下的嶢關倒是有兵,但一旦武關道被突破,那不僅是關中的蜀軍,就連荊州的蜀軍,也會乘隙向關中湧來。
讓他更有壓力的是,郭太后不知何故,執意留在長安不走,還聲言要與城池共存亡,城中的一眾女眷,包括郭淮的夫人王氏在內,感於郭太后的高義,也決定留下來,協助郭淮一同守城。
郭淮在戰場上指揮若定,但在家中卻是沒有絕對的說服力,夫人王氏堅持要陪著郭太后,他也只能同意。
在焦頭爛額之際,郭淮只能連連向司馬師呼救,請他加快速度,立即趕到長安救援。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