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請放心,聯姻太原郭氏的事情,是我郭建所提,現在被司馬師截了郭槐,失了丞相的臉面,這是我的過失。司馬氏和太原郭氏,自此之後就有了陰結,太后那裡,已經把我痛罵了一頓。”郭建嘆息一聲,眼睛裡露出功敗垂成的痛苦。
劉封看著垂頭喪氣的郭建,心中好笑,拍了拍其肩膀,安慰道:“叔始,你我雖然見面只有幾次,但彼此性情相合,我的事情就不和你多說了,你在西平郭家的情況,我也知曉,白手起家,打拼天下,這是我們這一輩人的使命,雖然艱難,但還是要堅持前行.....。”
郭建聽到劉封這一句鼓勵的話,觸動埋入心底的不甘心緒,神情跟著激動起來:“丞相,要是我想投奔漢國,丞相收不收下?”
劉封精神一振,眼睛盯著郭建,一字一句的說道:“叔始,我心中的大漢,是那個朝堂齊心、百姓安居的大漢,是那個討伐諸胡,封狼居胥的大漢,是那個四海揚名、萬夷來朝的大漢,為了這個理想,我會不畏艱難,矢志前行。”
“我希望,大漢火紅的旗幟,能夠在西域、在大漠、在漲海......,高高飄揚,我把一同行,志同道合的仁者賢士,稱之為同志。”
“叔始,你願不願意成為我的同志!”
“同志,志同道合的人!”郭建聽到劉封這一番話,心中猶如翻起了萬千波浪。
西平郭氏遷移到涼州的這些年,幾乎年年要與周圍的氐羌諸胡爭奪草場、耕地,在漢人少蠻夷多的不利情況下,郭氏祖先在西平沒少受諸胡的欺壓。
郭氏的前任族長郭衝,就是在族人與胡虜的械鬥中受了重傷,最後早早的病逝。
郭衝死時,郭建還只有六歲,當時族中子弟白幡送行的場景,如今想來也是歷歷在幕。
從那時起,郭建就立下志願,要效仿衛青、霍去病,做一個大漢的將軍,率領著將士,踏平一個又一個胡族部落。
只可惜的是,等他成長成人,曾經輝煌強大的大漢,卻在內鬥中漸漸沒落了,到了現在,漢、魏、吳三國鼎立,雖然還依舊能征討四鄰諸胡,但就魏國來說,明顯有些力不從心了。
一年前,幽州鮮卑頭人軻比能叛亂,魏國採取的措施不是興兵掃蕩,而是遣出刺客刺殺軻比能,這就說明,魏國已經有些力不從心了。
魏國沉緬於內鬥,漢人的力量不斷消耗,軍隊的戰鬥力也越發的跌落,朝堂已經多次徵召諸胡的勇士加入魏軍之中征戰。
這種飲鴆止渴的做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一旦讓胡人掌握了漢人先進的軍陣指揮能力、兵甲製造技術,必將帶來嚴重的影響。
魏國漸漸沒落,而蜀漢卻如一顆明亮的新星,正在升起。
在答應歸附大漢之後,郭建也就不再糾結太原郭氏的事情,而是一心一意的為建設強大的漢國而謀劃起來。
“建願為丞相的同志,為大漢復興出力,魏國的那個小皇帝,沒有了太后的支援,相信很快就會被完全的架空,現在,建就回轉留駐長安,為大漢打探可用的情報。”
郭建下了決心之後,也不在西城多作停留。留在西城,他沒有立功的機會,只有回到長安,回到郭太后的身邊,他才有接觸到關中魏軍重要情報的機會。
“叔始,太后之名,不知可否告知?”劉封聽郭建說到郭太后與曹芳不睦,不由得好奇起來,在郭建臨行之時,問了一句郭太后的私事。
郭建一拍腦袋,恍然回悟過來:“忘了告知丞相了,吾家族妹單名,芙,小字文君。”
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