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姬被俘的訊息,早晚要洩露,所以,司馬昭很急。
要是讓洛陽朝堂的對手知曉,那父親司馬懿的臉面何在,他司馬昭的臉面何在?
思來想去,唯一的辦法,就是趕緊找人去蜀國劉封那邊,私下商量把王元姬給贖回了。
暗中遣使贖人。
這差使,非一般人能做到。
司馬昭苦思再三,最後決定向正在涼州遊歷的好友鍾會提及此事。
鍾會與司馬師、司馬昭有舊交,為人又甚是高傲,聽司馬昭苦苦訴求,當即就拍著胸脯保證起來。
“兩國交兵,幹婦孺何事?子尚兄放心,我鍾士季別的本事不敢誇口,這出使遊說之事,包在我身上。”
鍾會鍾會大包大攬,向司馬昭誇口道,細長的眼睛裡露出同情之色。
名望是三國之時的進身階。
鍾會有父親鍾繇的餘蔭,有穎川鍾家支援,有文采風流的底蘊,獨缺的就是大人物的支援,司馬懿是朝堂重臣,鍾會要想攀上,司馬昭這條線不能斷了。
更重要的是,鍾會對劉封這個人很有興趣,想要會上一會。
從他收集的資料中,劉封是個好色之徒,是個企圖謀奪蜀國的權臣,是個不擇手段的兇殘敵將,但從蜀國屢屢戰勝魏吳來看,真實情況似乎不是這樣。
鍾會答應了司馬昭之後,即帶著僕從向冀城而來,這一路上,他特意避開了兩軍交戰激烈的隴山、祁山一線,走陳倉道南至下辯,轉武都之後,來到冀城。
劉封這個時候,已經開始調兵遣將,動員漢中、隴右一帶的漢軍十萬大軍,準備對涼州的魏國勢力策動大反撲。
來而不往非禮也。
魏國這一次在涼州發難,讓劉封深切感受到了冷兵器時代騎兵的重要性。
王平的漢中軍,留下副將句扶守衛幾條關隘,其餘皆被劉封抽調了過來,在行軍西行途中,王平正與鍾會撞了個正著。
鍾會打著鍾繇之子的名號,向王平提出要見劉封。
王平出身低微,對名士甚是敬重,聽說鍾會來意,連忙帶著鍾會來冀城引見,他還以為鍾會是聽說了劉封的大名,要前來投奔。
劉封聽到鍾會來見,不由得一怔。
三國的後期,要說諸將之中,誰的名字最響亮。
鍾會說第一,怕是沒人說第二。
這不是單比軍事才能,而是指鍾會所作所為,引出的一系列動盪。
鍾會統領魏軍主力攻伐蜀漢,冒險突入漢中贏得戰場主動,接受劉禪投降,然後又在成都欲舉兵自立,最後兵敗被殺。
這樣一個複雜的人物,難以用忠、奸兩個字來形容。
劉封對鍾會也頗是好奇。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