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林心知做錯了事,低著頭恨恨的跟在魏延後面,在經過黃皓屍體時,實在忍不住又重重的踢了一腳發洩。
——
黃皓就這麼死了。
劉封聽到回報,心頭對劉禪的無義又加深了幾份。
考慮到接下來要主持北伐魏國諸事,劉封權衡再三,決定說服義母糜夫人到成都來坐鎮,具體的身份上,糜夫人也將再上一個臺階:成為大漢的糜太后。
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心思現在看來還很陰暗,朝堂上沒有一個鎮得住的人,指不定會有小人再跳出來搞事情。
歷史上,諸葛亮五次北伐中原,第四次最為可惜,雖然有李嚴督糧不力的原因,但根子還是劉禪下詔令,要求諸葛亮撤退回師。
劉禪為什麼這麼做?
史書沒有明說,皇帝的事情,多是隱秘。
在經歷了謀刺、經歷了黃皓被殺的事件後,劉封已然明白,劉禪這個胖子皇帝很不簡單,這是一個表面和善、內心深沉的傢伙。
從劉禪的角度來說,諸葛亮主導的北伐,要是取得決定性的大勝,那諸葛亮的威望如日中天,將遠遠的超過他這個皇帝。
那樣的話,劉禪就只能一輩子做傀儡。如果諸葛亮北伐,只是小有戰績,那對他來說,是最為理想的結果。
所以,李嚴的拖延也許只是召回的藉口,更深一層則是劉禪對北伐的消極態度,這些是隱藏在史書背後的真相。
這一次,劉封不希望,在他帶領將士征戰時,和諸葛亮一樣,被人從背後捅上一刀,這個小人可能是劉禪,也可能是其他不滿現狀的人。
要是有糜夫人在,那難題就能迎刃而解。
兩漢期間,太后臨朝干政並不是個例,前有呂太后,中有鄧太后,最近也有靈帝何太后,所以,糜夫人若為太后,就算是臨朝干政,也不會引起什麼風波。
從情理來講,劉禪的親生母親甘夫人早逝,吳夫人這個得到劉備承認的繼室也已自縊。
糜夫人作為劉備的正妻,成為太后理所當然,不管是元從,還是荊州官員、巴蜀官員,都不會提出反對意見。
其實,若不是糜夫人生性淡泊,太后的位置早就是她的。
糜夫人還在猶豫。
她在荊州呆得挺好的,有劉封的蔽護,有黃月英、夏侯夫人等好友相伴,有孫尚香、劉月等後輩的孝敬,日子過得輕鬆自在,若是到成都,煩心的事就多了。
但是,劉封現在遇到了難題,她要是不來,那又說不出去?
“太后,你若不去成都,我們姐妹就只好留在江陵陪你,你要是去了,我和月英也一起回去,正好看看成都錦裡的織坊興盛得如何?”
夏侯夫人自從和劉封春風一渡之後,心中癢癢掛念得緊,聽到劉封有意讓糜夫人回去,頓時心急起來。
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