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封從吳懿的神情、吳家這次主動出兵中,察覺到了拉攏這支宗族部曲的可能性,相比吳班,吳懿確實要更識大體,對蜀漢的忠誠度也更高。
“此番吳氏死傷甚多,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不然不會到這裡來。”劉封安慰道。
“樊城惡戰,鄧艾軍傷亡過半,無法再戰,其他各路援軍,或不在這裡,或不成建制,而你們吳氏,是我能想到的最後一支生力軍,這是你們的幸運,也是你們的光榮,吳車騎此番立的功勞,大將軍府已經在敘功,不會汙沒了吳氏子弟的功績。”
“還有,我還想對吳車騎說一句,寶劍鋒從磨勵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再好的軍隊,如果不上真實的戰場,只在國內打轉轉,是練不出兵,打不成硬仗的。我相信,吳氏族中,經這一仗後,會有更多的子弟脫穎而出。”
吳懿聽到劉封這一句肯定的話,蒼老的臉上露出驚喜之情,連忙應聲道:“大將軍言重了,若是覺得吳氏子弟還有可用的地方,懿懇請收留之。”
家族的繁衍重在人,有優秀的後人支撐,一個家族才能延續下去。
聽到劉封這麼一分析,吳懿的臉色漸漸和緩了下來,他也是老於軍伍之人,自然知曉練兵和實戰不一樣,而樊城這一仗過後,他也發現了幾個能撐起吳氏的好苗子。
吳懿消除了顧慮,即開始訴說起吳氏的過往來,既然定了投效的想法,吳懿也不隱瞞,把之前和劉永的聯絡情況說了出來,這些事情他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等到再過一段時間,就會被調查出來,與其被動,不如現在老實坦白。
劉封對吳懿的坦誠頗是滿意。
蜀漢這一年,先是劉永起兵反叛,後是劉禪發瘋了一樣,要從諸葛亮、劉封奪權,這些都極大的消耗了國家的力量,要是吳氏兄弟能夠懸崖勒馬,對大漢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大將軍,有一件事情,還要稟報,魯王當年手下,有一支精兵,在建寧城被圍之時,其將領閻宇捲了魯王府的財帛跑了,迄今找不到其蹤跡。”吳懿說道。
劉封初聽時不甚在意。
劉永本是一閒王,就靠著劉胃的那些土豪人馬,再加上東吳的支援在硬撐著,但當吳懿說出閻宇的名字時,劉封怔住了。
這又是一個名人,還是一個留下千古懸念的人。
按史載,右將軍閻宇在蜀漢亡國之時,曾經帶著一支蜀漢軍隊從江州北上,抵禦從米倉道突入的魏將胡烈所部,結果這傢伙走到半道,忽然就不見了。
姜維當時在劍閣苦苦支撐,根本沒有兵力分出來抵擋胡烈,而蜀漢朝堂上,則以為閻宇已經在巴西郡攔下了胡烈的人馬。
等到胡烈長驅直入,抵達成都附近時,劉禪及樊建等人才明白起來,閻宇這個蜀漢的右將軍竟然帶著隊伍跑了。
從種種跡象來看,要是閻宇這一部能夠堵住閬中一帶,蜀漢或許也不會這麼快就滅國。
“子遠,閻宇的行蹤在什麼地方,一定要查實,我有意交給你來辦,你看如何?”劉封想了想,吩咐道。
吳懿驚喜的差一點跳起來,迭聲應道:“懿領大將軍令,若是抓不到閻宇,我吳家在蜀郡就不用混了。”
劉封離開之後,吳懿佈滿血絲的眸中閃過厲色。
“莧妹,為了家族的將來,為兄只能對不住你了。”有了劉封這個新靠山,吳懿覺得,是時候和吳莧切割了。